全體初三畢業生共計471人,達青島二中、青島五十八中錄取線者30人;60人被青島58中、青島二中、青島9中、青島一中等一類優質高中錄取;純普高線上人數占全體畢業生的70%;最高分344……8月14日,觀海新聞在青島中考成績梳理采訪中了解到,在2020青島中考改革元年,青島六十一中續寫2017、2018、2019步步高的中考戰績,又一次給全體學子及家長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青島六十一中2020級畢業生唐佳琪今年取得了344分的優異成績,最終,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跟母校青島六十一中同樣位于李滄區的青島五十八中繼續高中階段的學習。
唐佳琪
“小學成績一般”;“剛上初中時成績并不突出,在級部六七十名的樣子”;“再后來成績越來越靠前,慢慢上升到了級部一二十名”;“隨著年級的增長,她的成績越來越穩定”……8月14日下午,唐佳琪的媽媽王女士在接受觀海新聞電話采訪時說,唐佳琪出身于青島安國路小學,在“多彩教育”的環境下度過了小學階段,期間除了上過一段英語培訓班外,并未去過其它文化課輔導機構,并以“美術特長生”的身份考入青島六十一中,而后在青島六十一中開啟了抽尖拔穗的學習生涯,最終以理想的成績考入了理想的高中。
“用扎實與勤奮書寫輝煌?!?/span>這是青島六十一中對今年中考成績的背景描述。觀海新聞了解到,青島六十一中這屆畢業生的生源質量其實較往年是有較大差距的,絕大部分優質生源在小升初時被市內的一些私立中學“收割”,無形中給這些限于片區招生的初中學校三年后的初升高帶來了巨大壓力。
面對這一現實情況,自三年前起,青島六十一中便在李滄區教育和體育局、李滄區教育研究發展中心的指導下,開展了系列會診,對本屆學子逐一把脈,“三段五環式”集備模式與“和進助學”形成合力,保證“教”與“學”同步高效起跑,同時根據青島市中考改革架構,及時抓住了“考心理”這關鍵一環,保持好賽程節奏,最終,無論是“團體賽”還是“單人競”,都完美沖過賽點,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青島六十一中民族特色運動會
“我們的工作宗旨,就是要讓每一位加盟青島六十一中的孩子都能在這里健康茁壯成長,經過三年的初中生涯,既能鍛造出贏得中考的本領,又能夯實喝彩人生的根基。”青島六十一中校長李剛說。
在該理念的指引下,自2014年起,青島六十一中醞釀并開始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其中決定一所學校核心競爭力的課堂教學改革最先啟幕,并發展成為青島市“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和進助學”教學模式。和進,乃和諧、潤澤、共進、發展之意;助學,乃合作幫助、習得知識、養成品行之意。
觀海新聞了解到,青島六十一中“和進助學”的主體是學生,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積極參與、老師的有效指導,建立起各學科、各類型的教學模式,以模式促效率,促發展,最終形成師生、生生之間的全方位互助合作,實現“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這一育人目標。具體操作包括:每個班級由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根據上學期學生綜合評價確定1至4號具體名單,先分成12或13組,由1號擔任組長,班主任根據組間實際水平,征得同學同意,適時調整,確保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小組成員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互補性,每個小組基本上都是全班的一個縮影,一般每學期調整一次。小組成員布局主要有“圍坐式”和“一字式”,無論形式怎么變,1號始終緊靠4號和2號,目的在于,1號幫助4號,1號與2號研究之后再分別幫助4號和3號……
在“和進助學”模式下,青島六十一中的同學們就似一把中阮,通過老師的適時指導,相互幫助、促進,位于1、2、3、4四根階梯式水平上的琴弦鸞鳳和鳴,奏響一曲曲美妙的共進樂章……
副校長肖紅燕介紹“和進助學”,她本身還擔負一線數學教學工作
“集備”是提高教師素質、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行之有效的方式。近年來,青島六十一中一直注重教師隊伍建設,以團隊的力量促教師的進步和發展。學校重視集體智慧,加強教研集備管理,讓教師們在學習中研討,實踐中總結,總結中提高,提高了課堂教學效能,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逐步形成了民主、開放、有效的教學研究機制。近幾年,集體備課已成為青島六十一中開拓創新、和諧發展具有特色的重要一環。
觀海新聞了解到,青島六十一中立足實際,積極推進“目標導學”課堂教學模式實驗工作,切實加強集體備課力度。該校的教師能夠精誠合作,發揮集體的力量,團結合作,致力于取得共贏。該校采用的集備方式是“三段五環式”集備,具體做法是:
一、導學集備
1、計劃:由集備組長負責,將要在下一章或一單元進行的課程劃分課時,分工到人,一般每人一課時作為主備內容。
2、主備:接受課題的教師,預先完成自己的準備工作。教師在備課前應做好充分準備,做到“三備”,即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教師不僅要認真剖析課程標準,深入鉆研教材內容,確定每課的重點、難點,更要通過轉變視角來確定教法和學法,要從學生的角度全面分析,有效地指導學生會學、樂學、學會。要指導學生課前預習方法、明確目標任務,認識可能出現的問題,有效地組織好探究教學,注意給學生充足的探究活動時間,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
3、說課:集備時,主備教師以說課的方式,表述自己設計的教學案。
4、討論:教師們對主備者的教學案展開討論,通過質疑、釋疑,共同解決疑難點,達成共識。
5、自備:各任課教師在資源共享的基礎上,結合本班教學實際,進行自備,確定有自己教學風格的教學案。
二、定稿集備
定稿集備一般安排在課前一到兩天,任課教師對自己教學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如對某一部分內容的理解、課堂處理方式等細節提出來,組內共同研究,進一步完善、提升,再次達成共識,將最終集備的成果應用于自己的課堂教學中。
三、反思集備
大家在導學集備和定稿集備的基礎上分頭實踐,然后再回頭相互交流教后感,以確定最佳的處理方法。對課堂上處理較好的地方或學生回答比較精彩的地方,每位教師也都能在課后毫不保留地進行交流,互相取長補短,查缺補漏,寫好反思,給下一個級部保留好相應的資料。
青島六十一中的集備活動不流于形式,除了每周一次的定時集備外,學校還積極倡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問題,隨時進行交流和探討,這種非正式的集體研討對教師經常更有實效。
課堂展示
為推動集體備課教學的扎實深入進行,青島六十一中還經常開展集備教學展示活動。具體流程為:
1、教導處根據集體備課組長推薦,確定展示課執教人選(原則上給青年教師搭臺子,給骨干教師壓擔子);
2、展示課在備課組長協調下,確定教學內容,編寫教學設計,做好展示課準備;
3、教導處為展示課的順利舉行提供優質服務;
4、展示課結束,由教導處當場組織質量檢測;
5、全體聽課教師必須認真聽課,做好聽課記錄,填寫《課堂評議》;
6、發言教師在聽取集體備課組長的集體備課介紹后,進行評課、論課、提出建設性意見;
7、教導處對展示課提出綜合性評價意見,并由點帶面,對全校相關學科集備和課堂教學提出導向意見。
李滄教體局創新推行教研員“3+2”模式,一周必須有3天進入學校課堂
“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學?!瓦M助學’教育教學改革,‘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習慣的改變,對學生自信的培養,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青島六十一中的一位初三班主任告訴觀海新聞,青島六十一中初三教學落實“三段五環式”集備模式,加強集備,提升課堂效率;學科團隊跟進課堂、跟進集備組、跟進教師對教師的精準指導;任課教師加強對語、數、英三科命題的研究,邀請李滄區教育研究發展中心學科教研員到校對教師磨課指導;考前發揮學校專職心理教師的優勢,結合今年青島中考新政,進行詳細的心理指導。
青島六十一中有一支本領扎實、素質過硬、團結奮進的教師隊伍
今年青島中考只考語、數、英三科,很難拉開分值差,除了考學科知識,更考驗考生們的心理素質。青島六十一中教師團隊分析預測出這一新形勢并緊緊抓住,精準施策,考前很長一段時間便安排心理教師從如何備考、萬一出現一科失誤如何對待其它科目的考試、考后如何心理放松等細節為同學們作系統指導,讓同學們可以輕松應考,保證考前、考中、考后身心健康的持續性,最終取得了一年一度的又一碩果。
(青報全媒體記者 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