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師者有三種境界:工匠型教師把教書當成一種謀生的手段,事業型教師把教書當成一份追求的事業,科研型教師把教書當成生命存在的態度。成為一名科研型教師是教師生涯從必然到自由的超越。近日,青島虎山路小學“三人行”語文工作室成員齊聚一堂,進行了以“構建以學為中心的課堂”為主題的教科研二次培訓。
首先,教師劉翔分享了她所參與的教科研培訓“濰坊之行”的所感所悟所得。劉翔以濰坊東明教育集團國家級優秀課題《構建以學為中心的課堂》為切入點,向同事們介紹了如何進行課題研究,并抓住該課題的精彩之處——課堂任務單的設計,分享了如何通過課堂任務單摸清學情、課堂達標、課后檢測。該課堂任務單圍繞課后練習、單元要素、表達技巧,層層遞進,由易到難,任務要求清晰、具體,易于操作。參與學習分享的教師們深刻感受到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是實現高效創新課堂的強大助力,課題研究離不開理論支持和文獻資料。最后,劉翔在知網的應用方面給同事們提供了借鑒方法。

其生動明了的講解給其他教師帶來啟發,為日后的課題研究指明了新方向。

隨后,青島虎山路小學教導主任袁娜結合自身課題研究的經驗,給同事們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和努力的方向。她說,身為一線教師,我們研究的源泉主要來自于平時的教學工作,很多課題都可以在日常的教學中尋找切入點,平時注重積累是教育科研的必行之路。只有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反思,善于整理、積累,才能結出累累碩果。

敏于事者捷于研,科研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參與學習分享的青島虎山路小學的教師們表示,她們將帶著研究的思想走向課堂,走向專業化道路,讓教育科研在學校繁花似錦、一路歡歌。(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楊海濤 通訊員 張婷婷 王梅)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