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6點,多個氣象站記錄下了青島全天最低溫,全市各區域的溫度都降到了-11℃以下,多數人待在溫暖的家中尚未感受寒冷之時,有些人已經開始工作。消防員在進行早晨的體能訓練,交警在馬路上準備迎接早高峰,機場飛機維修員開始對早班飛機檢查,環衛工人已經清理完城市的衛生……他們克服寒冷,在天寒地凍中為青島開啟了全新的一天,為居民的正常生活默默付出。 12月30日,早報記者選擇記錄了最冷天中部分堅守崗位的工作者。他們在寒風中的忙碌,給人們帶來讓生活正常運轉的熱力。他們是青島的溫度,也是這座城市開拓前行的動力,生生不息的源泉。
國網青島市即墨區供電公司變電運維二班技術員馮黎光 50歲
風雪中巡檢設備,手被粘在塔材上
12月28日夜,青島迎來入冬最強寒潮天氣,受冷空氣影響,氣溫驟降至零下10攝氏度甚至更低。國網青島市即墨區供電公司運維人員迅速奔赴一線,迎雪而上,冒著嚴寒對全區變電站、輸電線路開展全面特巡。上午8時,110千伏文化路變電站運維人員馮黎光就和班組人員頂著寒風清掃積雪,對變電站展開特巡,檢查變電設備積雪覆冰情況、低溫下設備基礎是否存在凍鼓現場進行巡視監控。

“面對此次寒潮,我們提前做好了預警和各項應對準備措施。現在溫度降幅比較大,出現了冰凍情況,我們得盡快對全區各變電站主變、刀閘、線路接點等關鍵部位巡檢測溫,確保在寒冷天氣下變電設備正常運行。 ”馮黎光拿著巡檢設備一邊檢查一邊說。
野外的寒風讓馮黎光裹了裹身上的棉服,感覺戴在頭上的不是安全帽,仿佛是一頂冰帽。馮黎光和工作人員熟練地穿梭在設備間,從各個角度檢查設備運行情況,這就是他們的日常,不論是三九的霜雪還是三伏的酷暑,他們始終堅守在保電一線,守護電網安全。馮黎光說,室外溫度零下15攝氏度左右,濕度又大,巡線時赤手觸摸冰冷的塔材,會因為溫差而 “粘手”,這樣的事情常常發生。
冒雪巡線一上午,到了中午,馮黎光和同事們拿出幾袋燒餅和咸菜,還有一壺熱水,在山坡的一處巖石上席地而坐,邊吃邊交流著巡視情況。空中紛落的雪花給他們藍色的工裝上增添了一抹亮色。所幸幾座變電站的巡檢都很順利,雖有覆雪情況,但不影響設備安全運行。一天下來,馮黎光和同事們走了幾十里路,留下的是變電站內一串串腳印和《巡視記錄》上一條條文字。
郵政投遞員孫元冬。外賣小哥韓國奇。
外賣小哥韓國奇 37歲
一天接了51單,雖然累但挺快樂
“我先出發了,今天地面上還結著冰,大家騎車都慢一點。”上午10點15分,告別了其他等餐的騎手,美團外賣送餐員韓國奇從新浦路的一家餐館出發,開始送當天的首單。

今年37歲的韓國奇來自遼寧,在青島當“外賣小哥”已經兩年多了。 “作為一個送餐騎手,這種惡劣的天氣我都習以為常了,而且零下10攝氏度的天氣在我們老家經常出現,我也能適應。 ”盡管韓國奇嘴上說著“不算很冷”,但從前天開始,他還是增添了衣物保暖,并在腿上戴上了加厚版的護膝。
“寒潮一來,許多人懶得外出吃飯,喜歡在家里叫外賣吃。 ”韓國奇說,往常他每天的接單數大約在30單至40單,而29日寒潮來襲的第一天,他總共接了51單。 “訂單比平常多了,我從早上10點干到晚上10點,一天滿滿當當的,除了吃飯和上廁所,幾乎都沒停下來過。 ”韓國奇告訴記者,這幾天他每天都能干滿50單。
“風雪中送外賣肯定是個辛苦活,但是天越冷,單就越多,我的收入也越多。快過年了,這幾個月拼一拼,多賺點錢好回老家過年。 ”韓國奇笑著說道。
相關鏈接
昨天有多冷?
-13.1℃
一場極端寒潮席卷了我國中東部地區,咱們青島這兩天也是寒風呼嘯,12月30日是這次寒潮過程中最冷的一天。根據青島市氣象臺發布的數據,12月30日,全市氣溫普遍降到了-11℃以下,其中最低氣溫出現在膠州-13.1℃。 “這也是市區1961年以來12月歷史同期最低氣溫的第三名,也是2016年1月那次極端低溫天氣過程之后最冷的一天。”市氣象臺預報員介紹,市氣象臺當天繼續發布了寒潮黃色預警信號,30日白天,最高氣溫全市也不過在-8℃上下,其中市區的最高氣溫是-8.3℃。
市氣象臺預報員提醒,全市范圍的寒潮黃色預警信號以及部分區市的道路結冰橙色預警信號都在運行當中,如果市民要外出的話,請注意交通安全,而且要注意防風保暖來關注未來天氣。預計31日白天我市晴間多云,西北風4到5級陣風7級轉3到4級,相對濕度40%-70%,31日全市最低氣溫-12℃左右,最高氣溫-2℃左右。
元旦這一天仍然是晴朗的天氣,而且風向會轉為西南風,早晨的最低氣溫市區回歸到-8℃左右,而其他各區市依然在-11℃左右,但是1日白天在西南風的吹拂下,最高氣溫都會回到3至4℃。 1月2日和3日,云量會逐漸增多,仍然是以偏弱的南風為主,白天的氣溫會回到5℃上下,而夜間的最低氣溫,也有逐日2-3℃的回升。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