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魏寧(青島大學 學生)
近日,使用“催吐管”進行催吐減肥正在悄然流行。催吐管以“兔兔管”“仙女管”的代號在電商平臺大量售賣。有賣家稱使用催吐管需要將管子插進胃里50厘米,讓食物順著管子吐出來,平均一個月可瘦十幾斤,且使用無異物感,相對手動催吐無副作用。
這種“催吐管”其實是塑料膠管,是個聽起來就很不靠譜的產品,然而它竟然也能熱銷,說明通過催吐來進行極端減肥的群體是龐大的。從該產品在電商平臺的購買界面以及買家評價來看,它的目標受眾往往是對減肥趨之若鶩的女性群體,就連“仙女管”“無副作用”“一個月瘦十幾斤”等推銷詞都仿佛是為這個群體量身定做。
對使用極端方法減肥的女孩來說,能擁有纖瘦身材具有極大的誘惑力。有的人明知極端減肥會對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卻還愿意冒險一試。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患上了“進食障礙”等心理疾病,在節(jié)食、暴食和催吐的惡性循環(huán)里反復掙扎。筆者認為,這與社會大環(huán)境下以瘦為美的審美潮流有關。
社會對于女性身材的要求可以說是不夠寬容的,女性仿佛要一直保持白幼瘦的“少女感”才能符合大眾審美,這種審美單一化的現(xiàn)象讓美的標準總少不了“瘦”。“要么瘦,要么死”“再胖就沒人要你”“胖子沒有未來”這樣明顯帶有身材羞辱的話并不少見。據(jù)媒體報道,有94%的女性遭遇過身材羞辱,身材羞辱給女性帶來的自卑感也是導致女性使用極端方式減肥的原因之一。
不管是幾個月前大潤發(fā)廣受詬病的女裝建議表,還是所謂的A4腰、鎖骨硬幣挑戰(zhàn)等,本質上都在向女性傳遞身材焦慮。當大眾媒體對女明星們的“瘦”進行鼓吹時,實際上也對大眾審美造成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身材焦慮帶來的對減肥用品的大量需求,也是讓市場上五花八門的“三無”減肥產品無法被徹底鏟除的原因之一。
審美應該是多元化的,女性的美也不該被定義。這并不是反對女性去追求自己理想中的好身材,而是呼吁女性愛自己的身體,以健康的方式對待自己的身體。誰都沒有資格去評判別人的身材好壞。如何讓女性擁有一個能自信地接受自己身材樣貌的社會環(huán)境,值得我們深思。
(本文系“青島市首屆高校評論大賽”參賽作品)

責任編輯/王學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