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15日訊 8月13日,在第22屆中國科協年會上合組織及“一帶一路”節點城市交通創新發展論壇上,在中國海事仲裁秘書長顧超、青島市交通局副局長李虎成(主持工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青島市分會會長初連玉、青島市市北區人民政府區長張永國的共同見證下,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秘書長解常晴、青島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袁海波、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青島市分會副會長阮路寧、青島市市北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劉大川簽訂四方合作框架協議,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擬成立青島分會并落戶市北區。
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總部設在北京,主要受理仲裁有關海上船舶碰撞、海上船舶相互救助、海上船舶租賃、代理等海上運輸業務、海上環境污染損害等的海事爭議以及其他雙方當事人協議要求仲裁的海事爭議。中國海仲青島分會的性質為民間和非營利性專業法律服務機構,由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直屬管理,海仲分會與總會的業務范圍相同,受理并處理當地、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有關案件,目前已在上海、天津、重慶、廣東、香港、福建、浙江等設有分會,擬在海南、山東青島設立分會。
8月7日下午,區委書記張新竹、副區長劉大川專程赴北京拜訪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與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秘書長顧超、副秘書長解常晴座談交流,互相介紹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及市北區的有關情況并就下一步雙方合作進行探討和洽談。
結合《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關于青島片區重點發展現代海洋、國際貿易、航運物流、現代金融、先進制造等產業,打造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東部沿海重要的創新中心、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助力青島打造我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的定位要求,市北區緊緊把握新航運、新貿易、新金融三個主導方向,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的步伐愈發穩健,吸引了大批國字號機構落戶。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我國唯一一家國家級以解決海事海商、交通物流爭議為特色,并涵蓋所有當事人約定的其他爭議的海事商事仲裁機構,在青島市交通運輸局、青島市貿促會等部門的共同促進下,其分支機構即將落戶市北區。
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代表了我國海事仲裁行業的最高水準,設立青島分會后,將進一步提升青島市海事仲裁整體水平,完善市北區國際航運服務體系,助力我區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市北航運“朋友圈”不斷擴容。隨著中國船級社、挪威船級社、中國船東互保協會青島分會、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青島分會等高能量級企業及機構入駐,市北區的航運生態圈愈發完善。
作為市北區的“城市合伙人”,中國海仲青島分會將以專業海事海商仲裁和調解為著力點, 圍繞以海事為中心的“大物流”、“大交通”業務發展理念,使市北區在海事海商等領域爭議解決水平達到國際化水準。海仲青島分會落地后,還將發揮海仲仲裁員專家優勢和品牌優勢,舉辦中國海事司法與仲裁高峰論壇、自由貿易港法治論壇等一系列高端論壇和會議;并結合青島當地重點產業、經濟發展,與當地法院共同探索、研究和搭建預防爭議發生、快速解決爭議的機制;深入企業提供法律咨詢服務,為“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當事人提供優質仲裁法律服務;同時借助貿促會的資源優勢,積極吸引及促進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落地。
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簡介
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決定,于1959年1月22日設立,總會設在北京。2017年5月該會開始獨立運營。設立至今,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已承辦案件2000余件,涉外案件平均占總受案量的65%左右,主要涉及國家和地區有美國、英國、新加坡、印度、泰國、馬來西亞、文萊、巴基斯坦、毛里求斯、香港等。2003年以來,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先后在上海、天津、重慶、廣東、香港、福建、浙江設立分會。(青報全媒體記者:馬晶雪 通訊員:陳垚)
責任編輯:馬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