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1日訊 2021年第一天,到處洋溢著新年的氣息。在市民們享受安全、舒適出行的背后,是公交車輛的“急癥醫生”放棄與家人新年團聚的歡樂時光,替“病車”認真看診,保證公交車輛健康上路。

8年堅守,護航公交不止步
滿手油污、長滿老繭……城運控股溫馨巴士修理工于建國的手,十分容易辨認。1月1日上午,寒風習習,于建國已在一輛公交車上修理了一個小時。入冬后,公交場站里總是一派忙碌景象。由于天氣原因,公交車的很多性能都會受到影響,故障率較平時升高,需要修理工隨時發現和排除故障,于建國就常常鉆進車底下,一干數個小時,讓“癱瘓”的公交車輛正常運轉。
干了8年車輛維修的于建國每天都要和各種 “生病”的公交車打交道。面對公交車的“疑難雜癥”,他總能憑借著自己過硬的維修技術和經驗給予解決。冬天的地溝是四面漏風的,但于建國往往一待就是幾個小時。修車時不能穿太厚,不然鉆不進車底;不能戴保暖手套,不然無法對車輛進行精細的維修換件……一輛車修下來,于建國常常從頭凍到腳,要回屋暖和好一會兒。

安全檢查,這是節假日期間的“必修課”
節假日期間,車輛的安全檢查是于建國8年來的“必修課”。“ 每到節假日,我都會針對車輛的問題,分類記錄在小本本上,然后有計劃地去修理,修完再反復檢查,確保車輛不出狀況。”在于建國看來,只要能更好地保障公交車車況,給廣大乘客提供舒適的乘車環境,他就很是滿足。
正是城市中這些默默堅守在各自崗位上 “螺絲釘”,守護了城市公交的出行安全。(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棟 通訊員 陳愛潔)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