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1月2日1版

狠抓項目落地 提升城市能級
——一論貫徹落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時間如江河,奔騰不息,但總有些時刻,會澎湃起大潮,會成為關鍵的轉折,就像我們已經走入的2021年。
這一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青島全面提升城市能級、再造城市核心競爭力,實現突破性發展的關鍵之年。而要把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始終牢牢握在手中,要把近年來累積的發展優勢轉換為競爭的勝勢,要把城市巨大的潛在增長能力充分釋放為現實的增長速度,要把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新打法、新算法內化為“新習慣”,而不是一遇到困難就“動作變形”“老調重彈”,關鍵就在狠抓工作落實,狠抓項目落地。也正因為如此,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將今年確定為“項目落地年”。
回望近年來青島的發展,可謂是大勢已成。2018年以來,總書記兩次親臨青島,先后對青島提出“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等重要指示,賦予青島建設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提升核心城市競爭力、發揮港口門戶城市優勢等一系列開放發展的大勢。以總書記的要求為指引,青島用新思路、新打法、新算法立體、綜合、全方位、內生地“搞活一座城”,細胞層面的裂變已經發生。緊緊扭住“四新”經濟,在高成長、高價值的投資和項目驅動之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充分發揮新發展格局中的“雙節點”作用,對內、對外雙向開放縱深發展;尊重企業的創意創新創造,民營經濟已然成為推動發展的重要主體;“創業城市”成為最鮮明的城市IP,全新的“4+1”發展生態極大提升著城市的開放包容度和資源集聚力;創造性地開展“三我”主題活動,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在日趨激烈的城市競爭中,我們的優勢并不明顯,隨時面臨被超越的可能。在快速演進的產業變革中,我們的領先地位也并不穩固,在顛覆性創新時刻發生的新經濟時代很可能陷入“領先者窘境”。特別是在工作落實中,壓力層層傳導不夠,“最后一公里”“最后一個人”在一些行業領域還沒有真正打通。控制論中有著名的“衰減效應”:層層落實如果層層衰減,那么每一個層級看似干得不錯的“90分”,最終就會帶來一個不及格的結果。“90分”連乘五次,結果變成“59分”,只有每個環節都做到100%,結果才能是100%。
當下的青島,戰略目標、戰役路徑都已明確,探索形成了一整套特色鮮明、行之有效的路數、打法,要不斷地放大優勢、擴大領先,在城市競爭中提升城市能級,實現進位爭先,核心就在抓落實、抓落地、抓見效。
今年的經濟工作中,必須把握重點、找準“穴位”,聚焦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投資帶動經濟工作全鏈條,以工業互聯網串聯產業轉型升級主脈絡,以創業城市集聚創意創新創造元素,把工作謀到關鍵處、抓到“穴位”上。要推動“雙招雙引”項目更快落地,要把所有工作項目化,用抓項目的方式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要重點建立跟蹤問效的指標收集、分析研判、結果運用整套機制,各行業、各領域、各條戰線都要瞄準關鍵領域、關鍵問題,聚力攻堅、攻出實效。
萬山磅礴必有主峰,龍袞九章但摯一領。開局“十四五”,奮進新征程,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用嚴實的作風,狠抓工作落實、項目落地,就一定會成為推動城市向上生長的重要力量,就像一滴水融入另一滴水,終將匯聚成千里奔涌、萬壑歸流的洪荒偉力。我們這座城市,就一定會在我們的奮斗中,續寫出更多、更精彩的“春天的故事”。(青島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