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1月5日1版

引領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
——四論貫徹落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一座城市的能級,很大程度上看它在區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作為膠東經濟圈中心城市的青島,當好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引領者”,努力將膠東經濟圈打造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是青島義不容辭的使命擔當。
無論從人口規模、經濟體量、發展基礎、區位優勢還是輻射范圍的角度衡量,膠東經濟圈都具備稟賦優勢,蘊含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以青島為核心,做大做強膠東經濟圈,不僅是青島實現發展躍遷的必由之路和實現膠東五市強勢崛起的戰略選擇,其意義更在于,能夠在中國北方打造一個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為更大區域高質量發展賦能。新的一年,青島要充分發揮在大循環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雙節點”作用,把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作為積極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平臺,引領對內、對外雙向開放縱深發展。
當好“引領者”,青島要充分發揮中心城市作用,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推動完善膠東五市高效協同的區域發展機制,在抓落實上帶好頭,在投入上多付出、多分擔,促進要素高效流動。過去一年,青島牽頭建立了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工作機制。膠東五市成立了30多個聯盟,簽署40多個合作協議,攜手在北京召開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推進大會,設立1000億元的山東半島城市群基礎設施投資基金,一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一體化發展全面起勢。駛入“快車道”,更要加速跑。青島要更加積極主動地與四市強核聚群、抱團發展,共同制定發布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規劃,抓緊建立膠東經濟圈一體化重點項目庫,用足用好山東半島城市群基礎設施投資基金,打造青島—濰坊臨空臨港協作區、萊西—萊陽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等若干個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示范標桿,共建高效交通圈、綠色生態圈、互補產業圈、國際朋友圈和幸福生活圈。
當好“引領者”,青島要在更大的坐標中定位自己。青島要主動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全面落實沿黃九省(區)省會(首府)和膠東經濟圈“9+5”城市“東西互濟陸海聯動合作倡議”,深化與沿黃流域重點城市在經貿投資、產業發展、商旅文化、生態保護等領域的合作,謀劃推動一批重大工程、重點項目落地見效。發揮港口門戶城市優勢,與黃河流域重點城市聯合建設海鐵聯運中轉基地。青島要在一體化發展中,帶領膠東經濟圈發出北方聲音,提振一體化發展影響力。
青島更要引領膠東經濟圈充分利用與日韓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的基礎優勢,發揮在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中的示范作用,構筑中日韓深度合作“膠東渠道”,加快建設中日韓消費專區、中日韓投資共同基金等平臺載體,統籌膠東五市海陸空鐵“四港聯動”,建設多式聯運組織中心,爭創中日韓自貿區先行示范區,打造中國面向日韓的開放門戶、面向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深度開放發展的重要支點。
青島還要放大國際客廳的創新模式,增強國際客廳服務開放發展能力。過去一年,青島的國際客廳建設已經多點布局、起勢發展,國際客廳要發揮作用,必須更多地集聚資源。一方面,要深化黃河流域城市、海關、港口和企業合作機制,建設黃河流域開放合作國際客廳,布局上合示范區、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強力助推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各個國際客廳都要首先面向膠東經濟圈、面向黃河流域,讓來自全球的優質資源在青島聚合,流入膠東、流入黃河流域,搭建永不落幕的線上線下、國內國外常態化對接平臺。
旌旗獵獵,戰鼓雷鳴,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戰役已經全面打響。青島要當好先鋒,打好頭陣,努力讓膠東經濟圈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和北方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青島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