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1年1月6日第13版
讓停車成為一件“輕松事”
停車體驗,是事關市民出行幸福感的一大關鍵指標。“讓百姓心氣順”必然包括出門停車輕松,回家停車舒心。可隨著我市私家車數量急劇增長,“停車難”問題已成為這個城市“成長的煩惱”。不久前,“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青報全媒體征集平臺推出了“諸葛匯·停車策”征集活動。希望通過征集各類停車相關的問題,引導市民暢所欲言,為解決停車難題建言獻策。
截至發稿時,此次征集活動共征集到有關停車問題的投訴240余條,網民提出的問題集中在停車位不足、道路亂停車、小區停車糾紛、車庫管理差、地鎖占車位等。目前,部分反映問題已經得到有效解決,相關部門、區市也正在積極對其它相關問題進行詳細分類,協調推進。
如何有效解決停車難問題,事關青島的城市治理現代化,也事關百姓的生活便利和幸福感受。征集活動中許多網民也為解決這一痼疾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其中,推進立體停車場建設并允許配建網點、利用私家車位資源擴大“共享車位”范圍、推行預約停車、發展代客泊車、推出城市停車APP等建議非常亮眼。更多的市民則期待,隨著各種停車設施的擴建、智能停車系統的建立和停車治理系統的不斷完善,讓停車在青島盡快成為一件“輕松事”。
現場“解題”:
老城區停車難:開放夜間路邊臨時停車
觀海網友BzX1d反映:市南區八大峽街道貴州路、臺西路、西康路、汶水路、西鎮片區目前停車非常困難,建議周六、日可放開貴州路右側停車,或在西鎮附近施劃更多的停車位,以解決停車難問題。
接到本報轉辦的情況后,交警市南大隊馬上進行現場落實,轄區交警立刻趕往各個路段排查路況,爭取合理增設停車泊位。交警部門透露,由于貴州路為西部主干道,由西往東共三車道,其中最右側為公交車專用車道(藍色停車線早已被取締),但該道路車輛違停現象嚴重,已嚴重影響公交專用車道通行及周邊市民出行安全,并造成轄區主干道車輛通行困難。為確保車輛、行人通行安全,可在夜間19時至次日7時期間在不影響其他車輛行駛或行人行走的情況下臨時開放停車,其他時間則不允許停放車輛。
小區亂停車:街道協調物業盡快履職
觀海網友qXYC2t反映:西海岸新區世紀新村小區內亂停車嚴重,尤其是外來車輛進小區停放,影響小區居民正常停車秩序。多次反映,小區物業管理不作為,街道辦也毫無作為。
接到本報轉辦后,西海岸新區隱珠街道辦事處進行了落實,并責成居委會調查情況。目前已落實華棟物業處,物業處表示,小區已啟用車牌號碼自動識別系統,登記車牌后自動抬桿放行;對于小區內幼兒園,物業與幼兒園負責人協調,接送學生的車輛統一辦理臨時通行證,物業蓋章方可進入;物業公司未來將加派值班人員,嚴格排查控制外來車輛,禁止其他車輛隨意進入小區。
網民建言:
推進立體停車場建設
允許配建網點
立體停車場(樓)類項目前期投入大、資金回籠慢。如一個200個車位的機械式立體停車場投資需要600多萬元,均攤到每個車位建設成本至少需要3萬元,在維護保養方面,包括人工和材料費,每個車位每月需要至少100元,建成后還有管理人員的工資、電費、消防設施等費用,短期內很難收回成本。因此,為鼓勵企業投資,有政策規定,規劃停車場用地時,可允許企業配建部分商業網點增加收入,同時建議有關部門落實有政策依據的扶持辦法。
網友 誰的眼淚在飛
他山之石:
上海:
設置停車時限
釋放停車空間
為進一步釋放停車資源,緩解商業、辦公樓宇集中區域、沿街餐館等短時停車矛盾,引導長時停車需求者進入路外道路停車場(庫)停放,上海首次設置限時道路停車場。這些限時道路停車場主要設置于商業區、辦公場所周邊道路,白天允許停放1小時,夜間不限時長。為防止駕駛人產生誤解,會在限時道路停車場起訖點設置限時長道路停車場標志,并在每個泊位設置專門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