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1年1月6日第13版
市民留言板
多渠道普及公共衛生常識
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短板”:一是“預防為主”理念沒有真正融入社會生活;二是對突發衛生事件缺少深入性認識。因此建議,有關部門應圍繞最基礎、最常見、最實用、最重要的知識點,綜合運用多種方式,拓寬平臺渠道,充分發揮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作用,增強宣傳普及的科學性、及時性和有效性。同時,通過現代多媒體手段,以各種形式向公眾提供信息支持服務,充分發揮移動互聯網、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新平臺方便、高效、快捷優勢,傳播各類公共衛生常識,并積極鼓勵自媒體通過網絡平臺等途徑開展公共衛生常識宣傳,提高公眾應對突發事件的意識和能力。 青島政協聯誼會八組
規范工程投標 嚴禁惡性競爭
我國法律明確規定,投標報價低于企業個別成本的企業不能成為中標單位,但在工程實踐中,仍大量出現低于成本價中標的現象。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市場競爭激烈,施工企業為了增加中標幾率、搶占建筑市場;二是前期評估不科學等因素。因此,建議造價管理部門盡快出臺便于操作的成本評價體系和管理辦法,并適時發布適應市場的與工程量清單計價配套的社會平均消耗量定額,為具體工程評判奠定良好基礎。同時,在競標活動中,建議評標委員會成員或相關部門遵循相關法律、法規,考量影響工程成本的多種因素,對每個分項進行公正合理的分析,最終決定競標結果。嚴禁超底成本惡性競爭承包行為發生,保障市場公平。 青島政協聯誼會八組
鼓勵孵化器完善運營機制
衡量孵化器成效的標準是創業項目與資源之間是否可以實現無縫對接。對于我市眾多的孵化器來說,除了尋找優質項目外,如何為創業項目提供專業深度服務也是一大挑戰。為解決目前孵化器存在的不利于成果轉化的系列問題,建議鼓勵孵化器建立完善運營機制,打造融“政、產、學、研、金、服、用”七要素于一體的創新創業共同體。基于高校和研究院所發展好的孵化器,在更高水平上部署實施貫通“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服務鏈、價值鏈”,串起閉合式科研成果轉化服務鏈條,促進成果轉化。 市政協委員 李少香
切實解決老年人“數字鴻溝”
根據工信部要求,2021年1月起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一年的“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建議青島以此為契機,盡快將消除“數字鴻溝”提上議事日程。加強政府相關APP無障礙改造,并鼓勵各類社會企業依據老年人習慣,開發大字版、語音版、簡潔版、一鍵達等適老化無障礙版本,積極開發無感操作的智能輔具、智能家居和健康監測、養老照護等智能化終端產品。同時,通過“信息助力員”計劃,進一步加強社區老人信息化培訓。 市民 王先生
源頭遏制推行“禁塑令”
史上最強“限塑令”去年發布,青島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也于去年10月聯合印發《青島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實施方案》。但現實生活中,塑料袋的使用并未得到有效遏制,隨著網絡訂餐、快遞等業務的快速發展,塑料制品的用量和對環境的影響程度不降反增。今年1月1日起,上海明確禁限用塑料制品,并要求超市等商家今后不能銷售塑料購物袋,從源頭遏制其使用。建議青島也盡快推出新一輪更嚴格的“禁塑令”,禁止商超等銷售塑料購物袋,以便更有效地杜絕“白色污染”。 網友 智慧的心
本版撰稿 邱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