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7月21日,《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中國人民警察節”的批復》發布,同意自2021年起,將每年1月10日設立為“中國人民警察節”。和平時期,人民警察隊伍是犧牲最多、奉獻最大的一支隊伍。面對不法分子,他們不怕犧牲,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面對重大任務,他們擔當作為,連續奮戰;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他們無私奉獻,用心用情回應群眾訴求……廣大人民警察用汗水乃至生命,為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人民安寧筑起了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中國人民警察節”到來之際,早報記者走近島城公安民警,聽他們講述工作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并且向他們無私的奉獻致敬。

有一種浪漫叫“并肩戰斗”,有一種默契叫身穿 “情侶裝”。那些“夫妻檔”警察家庭,雖然有讓人羨慕的職業榮耀,但生活中也有酸甜苦辣。工作間隙互相在微信中道一聲 “注意安全”是夫妻間最浪漫的細節。王德厚和張紅巖是青島市公安局市北分局的一對“夫妻檔”警察,他們是同事,是戰友,更是最親密的愛人。夫妻二人忙碌起來不顧家,卻更能彼此理解,互相關心。 “守護這美好的家園,有你也有我,只有大家都平安,我們的小家才更溫馨。 ”王德厚說。
講述
夫妻倆身有距離“心”相牽
“警察,就是要默默奉獻的,我們忙碌點沒什么,大家都能幸福最重要。”1月5日,早報記者采訪王德厚時,這是他的第一句話。王德厚今年46歲,2012年轉業到小港派出所從事治安民警工作,他的妻子張紅巖,今年45歲,2008年轉業到興隆路派出所,目前擔任社區民警。因為工作表現突出,兩人分別獲得過三等功、優秀公務員、嘉獎等各項榮譽,是同事們羨慕的“模范夫妻”。
兩人各自承擔著派出所里不同的職責,繁忙的工作讓他倆在家中團聚的溫馨時刻少之又少。 “我們夫妻經常會有兩三天見不著面的時候,和局里多數做警察的夫妻同事都差不多。 ”王德厚說,別看小港派出所和興隆路派出所的轄區離得不太遠,但他們在工作中很少能碰上,只能是抽空打個電話或發個微信,互相道一聲平安。
“早晨一起出門,不知道晚上他能不能回來,其實有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回家,這種生活就是苦了孩子,好在現在孩子長大了,能自己放學回家了。”張紅巖說,丈夫王德厚每4天有一個夜班,并且經常因為辦案子通宵加班,而她雖然沒有固定的夜班,但偶爾派出所有女嫌疑人需要看守,也要和女同事一起24小時輪崗值班。
他們的女兒媛媛12歲,上小學六年級,已經可以放學自己回家,自己做些簡單飯菜吃了。 “孩子很懂事,很多時候我回家她已經做完作業,自己睡了。”王德厚說,特別是今年疫情期間,夫妻倆都忙著在一線執勤,孩子只能自己在家上網課。
講述
女兒成了兩個派出所“常客”
小港派出所的同事們都記得,2018年5月份,上合峰會安保決戰決勝階段,每到周末休息日,小港派出所治安民警辦公室里就會有一個小女孩的身影閃動,稚嫩的童音在派出所繁忙的背景里分外動聽,她就是被王德厚“放養”在派出所的女兒。“那段時間算是我們家庭最艱難的時候,我們兩人的安保勤務繁忙,孩子年齡還小,休息日不放心她自己在家,所以每到周末,就只能帶著孩子到所里上班。 ”王德厚說,好在孩子從小就比較乖,能很安靜地在辦公桌上學習,所里辦公室也有值班的同事,有事也能照應一下。
“單位領導也比較照顧我們,特別是排夜班的時候,特地幫我們協調開時間,讓我們有一個人能抽空照顧孩子。 ”張紅巖說,那段時間真感謝同事們的幫助,女兒成了兩個派出所的“常客”,經常自己在所里學習、畫畫。同事們說,媛媛甚是乖巧,總是瞪著大大的眼睛安靜地注視著周圍,或者是安靜地看書畫畫,很讓人心疼。
講述
“18小時工作制”的父親
提起王德厚,很多同事都對他豎起大拇指,說他不僅是個好警察,還是個好父親、好丈夫,這緣于安保任務最緊的一段時間。 “有一天剛下勤務,看到趴在桌上已經睡著的女兒,心中一時百感交集。 ”王德厚說,因為那段時間同事們的任務都非常重,雙方所里也很難再幫他們夫妻協調開值班時間,如何才能調整好工作和生活的節奏?孩子這樣下去,身體會受不了,學習也會受影響。看著女兒日漸消瘦的面龐,看著因為接連勤務得不到休息的妻子已經腫脹的雙腳,熬紅了眼睛的王德厚終于有了自己的決斷。
王德厚的女兒終于能在放學后看到自己的媽媽了。那一刻的喜悅,就像一束暖暖的光縈繞在心頭,讓小姑娘一時忘記了爸爸怎么沒回家,而只顧著圍著媽媽開心地笑個不停。原來,為了照顧女兒,王德厚在征得妻子所在派出所領導同意后,由他一人擔負起夫妻二人的勤務任務,讓妻子有空照料女兒。張紅巖說,那段時間里,王德厚變成了“陀螺”,清晨5點起床,準備好早餐,馬不停蹄趕到單位上班。6點到崗,12點下崗,單位里隨意吃幾口飯,開始處理案頭堆積的卷宗材料,下午下班后,立刻趕到張紅巖所在的派出所替換她上班,從18點開始勤務到24點后才能回家。每天只有5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其他18個小時,王德厚都在工作,這也是同事們說的“18小時工作制”。
長時間得不到很好的休息,王德厚眼里的血絲始終沒有退過,眼角的皺紋似乎也更深了一些。有一天,嚴重缺覺的王德厚在做早飯的時候不小心被鍋里的蒸汽燙傷了,半邊胳膊火辣辣地疼,瞬間讓夢游狀態的王德厚清醒了過來,他火速跑到水龍頭旁用涼水沖洗,嘩嘩的水濺在皮膚上,皮膚以可見的速度變紅、變紫,眼看上崗就要晚了,來不及處理傷口,王德厚咬咬牙穿上執勤服趕到了崗上。單位領導和同事在一張王德厚的執勤照中發現,王德厚一條胳膊經常挽著袖子,原因正是燙傷的傷口需要透氣才能盡快愈合。

講述
夫妻兩人從沒因工作紅臉
盡管兩人的工作都很忙,但夫妻二人從來沒有因為工作忙碌而紅臉。“生活中我們夫妻也難免吵架,但都不是因為工作,在工作上我們都能相互理解,每次吵架都是孩子的教育。”王德厚說,他對孩子要求比較嚴厲,而張紅巖疼愛孩子,所以有時候會因為孩子的作業等吵幾句嘴,但回過頭兩人就很默契過去了。
“妻子對我的工作很支持,更多的是因為理解。從2019年開始,我和同事們辦理一起案件,嫌疑人涉及成都、天津等全國多個地方,近8個月時間里,我幾乎不在家,經常要到外地調查、蹲守、抓捕嫌疑人。 ”王德厚說,因為案件很多內容需要保密,他只跟妻子說去辦案,妻子一句怨言也沒有。一直到去年6月份,整個案件辦完移交,妻子知道其中還有些危險,才擔心地說,“以后一定多注意安全”。
而張紅巖的工作,多數時候是要在社區做居民糾紛調解工作,難免會因為接觸各種瑣事有些負面情緒,但她從來沒把這些不快帶回家。
對話
任務面前沒有后退理由
記者:你覺得工作和家庭是什么關系?
王德厚:我和妻子都是普通的民警,有家,有娃,但是在任務面前,這些都不是后退的理由。
記者:你們夫妻對做警察這個工作怎么看?
王德厚:從部隊到公安,我們無悔從警路,警察的生活很有意思。曾經的那種深入骨子里的軍魂化為了今天的錚錚警魂,我們無愧警徽。
記者:你們對孩子有什么要說的?
王德厚:很多次爸爸媽媽答應的假期旅游總是因為工作未能兌現,對不起,但作為警察的孩子,你要學會堅強,學會奉獻。人生的道路很漫長,我們以后會給你更多的愛,我們一家人永遠愛彼此。(觀海新聞/青島早報首席記者 孫啟孟 通訊員 武峰 王斌)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