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6日訊 今日上午,青島惠科6英寸晶圓半導體項目通線儀式在即墨區北安街道人工智能產業區舉行,意味著山東省內首批面向市場自主設計生產的6英寸晶圓半導體項目進入批量化生產階段。該項目達產后將成為國內單體產出最大的功率器件生產基地。副市長耿濤出席活動。

惠科6英寸晶圓半導體項目是集功率半導體器件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項目,由深圳惠科投資有限公司與即墨區馬山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建設。投產后產品可應用在高鐵動力系統、汽車動力系統、消費及通訊電子系統等領域。全部達產后,將月產芯片20萬片、WLCSP封裝10萬片,年銷售收入25億元,是青島集成電路方面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項目。
功率半導體是半導體大行業中的重要細分領域,是電能轉換和電路控制的核心器件。根據行業數據,中國功率半導體市場占全球的近四成,為單一最大市場。但自給率仍較低,是芯片國產替代的重要領域。業內人士認為,由于技術難度相對較低,迭代更新頻率相對緩慢等因素,功率半導體有望成為國產替代進度最快的芯片細分領域之一。

照片由企業提供
批量投產前,企業還在實驗室內進行了多批次試生產。預計到2021年6月,企業將月產10萬件芯片;到2022年第一季度,實現月產20萬件芯片目標。
“2020年起,國內半導體市場非常火爆,項目還沒建成時,就接到了十幾萬件意向訂單,涉及光伏太陽能、機械設備、消費電子等眾多下游產業企業。”梁洪春告訴觀海新聞記者,廠區未建成期間,青島惠科下屬設計公司通過代加工方式,已經取得了1億多元的銷售額。
“2020年國內半導體市場價格上漲40%至50%,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企業急切地希望能夠早日投產。雖然年初疫情讓項目建設停滯了整整一個月,但在青島各級政府的努力下,我們實現了從項目主廠房施工到通線,僅用9個月的速度,為企業發展打開了良好局面。”梁洪春說。
項目所在地、即墨北安街道黨工委書記宋雪峰介紹,北安街道為惠科項目成立了重點保障小組,實施掛圖作戰,為項目量身定制了包括總統籌、負責辦理相關手續、負責基礎設施建設與協調等人員在內的服務團隊。并在保障韓國專家來青指導、輸送建設工人方面,為企業提供了大力幫助。(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萌)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