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價值和順周期的回歸 關注計算機和機械行業
2020年的A股市場已收官,全年市場呈結構性牛市,資金進一步向趨勢龍頭集中。那么2021年A股市場行情將會如何演繹?成為當下投資者最關心的話題。日前,業內久負盛名的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公司投資院院長李少君蒞臨青島,出席“國泰君安證券·2021年春季投資策略會”,為大家帶來一場投資盛宴。
今年炒股要憑本事賺錢
記者了解到,2020年估值大幅抬升對沖盈利下行,帶動指數增長,投資者“賺”的是估值的錢,也就是說憑運氣賺的錢。那么今年市場經濟會怎樣復蘇和寬松呢?李少君認為,對于行業來說,面臨局部性的結構高估;從風格來講,龍頭溢價歷史高位。
李少君表示,國內經濟已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今年炒股要憑本事賺錢,所以大家要重視以下三條主線:一是不同風格的基本面相對趨勢會發生變化,因此需要重視價值和順周期的回歸。二是政策中性,國債利率難以快速下行,信貸環境邊際趨緊,要注意利率上行相對有利價值股。三是“需求側”改革支持了我們之前從“供給”到“需求”的判斷,因此競爭格局優化帶來的龍頭效應溢價面臨變化,同時新需求帶來新動能。

A股的三大轉折
記者了解到,去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定性,我國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從財報收入復蘇的階段來看,營收增速已超過去年四季度的水平,而基本面的強弱趨勢是決定風格的基本原因。伴隨著經濟回升,李少君分析認為將有三種轉折:
轉折一,不同風格間基本面的強弱趨勢會改變,順周期會有相對優勢。現政策相對平穩,緊貨幣已開始,從加杠桿到穩杠桿。同時信貸環境趨緊,廣譜利率抬升,剩余流動性緊平衡。
轉折二,利率上行更有利于價值股。信貸利率上行也有利于銀行基本面改善,此外,供給側改革所帶來的競爭格局優化推升了A股對于龍頭股的溢價。2016年1月提出供給側改革以來,去產能、供給優化、格局優化、強者恒強成為A股在風格選擇上的重要主線。
轉折三,需求側改革改變選股思路和順周期內涵,產業趨勢是核心。需求側改革下主要有兩大投資主線,一是供需動態平衡和補短板下的科技,像新能源、創新藥、云計算、光通信、半導體、工業控制工業軟件。二是新型城鎮化、大都市圈建設下的傳統行業,像鋼結構、裝配式裝飾設計、電梯、停車設施。
四大行業值得關注
經過2020年的上漲,市場整體估值水平再次得到提高。那么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金牛”奮蹄,A股市場面臨著怎樣的投資機遇呢?李少君認為可將價值回歸落在銀行和石化行業。從產業趨勢方面來說,可關注計算機行業和機械行業。
面對行業,投資者更要細分行業、投資機會。國內經濟復蘇下,居民消費意愿提升且投資理財需求增加,零售銀行景氣度提升。同時在區域信用分化格局下,部分地區中小銀行基本面將持續優于行業。
油價中樞有望上行,產業鏈價格與資本開支將提升。民營煉化具有產業鏈一體化特征,成本優勢明顯,在2020年石化行業景氣低位仍實現盈利增長。
“十四五”規劃強調制定科技強國行動綱要信息產業鏈在政策驅動下有望保持快速增長,同時伴隨著5G建設進入中后期,ICI行業邏輯也由投資端轉向應用端,那么信息安全、醫療信息化、金融IT將不斷推進。
全球制造業復蘇與國內產業升級共振。疫情大幅提升企業自動化需求,我國工控行業國產化率仍低,國內龍頭已具備較強競爭力,國產替代有望加速。伴隨著大硅片、HJT等技術進步驅動設備投資需求,新能源設備高景氣可持續。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不確定性的風險因素。美國經濟自身的復蘇進度或疫情的再次爆發,導致明年美國經濟大幅偏離預期的不確定性,進而刺激政策的退出,美元匯率的影響以及美國新一屆政府在財政政策、花幣政策、對華政策等方面的不確定性和全球經濟復蘇進程超預期。(本版撰稿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程琦)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