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生物科技創新園注冊企業60家,擁有全國唯一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雙證”
全國唯一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雙證”企業邁克生物山東總部、亞洲最大的質譜檢測公司北京和合醫學、飼料檢測追溯行業龍頭企業正大集團檢測中心……記者自市北區中央商務區管委會獲悉,自青島生物科技創新園運營以來,生物科技領域的龍頭企業紛紛落戶,成為全球頂尖的生物科技集聚地。
青島生物科技創新園位于南京路、臺柳路、清江路與重慶南路圍合地帶,占地面積189.12畝,瞄準檢驗檢測、寵物科技、智能硬件、智慧醫養、精準醫學五大方向,圍繞產業細分領域核心要素延伸產業鏈條和服務網絡,重點打造“一帶一路”國際高層次人才創業基地、寵物行業創新中心、醫療器械創新中心、智能硬件協同創新中心等四大特色園中園。據了解,園區分三期規劃,一期3萬平方米的生物科技研發樓已投入使用,入駐多家“國字號”企業和行業龍頭項目;二期產業集聚區總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總投資21億元,2019年開工建設,預計2022年底投入使用,配套的創業孵化區將于今年年底開工建設;三期配套服務區和功能擴展區作為遠期規劃,將根據招商引資、項目推進等情況逐步推進。
據中央商務區管委會黨組成員、生物科技中心主任李娟介紹,已有60家企業入駐園區,其中注冊資本金500萬元以上的27家,預計2020年整體產值達5億元,稅收約2000萬元,解決就業500余人。
在青島生物科技創新園,承擔重大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診斷、監測,動物和動物產品獸醫衛生評估,動物衛生法規標準和重大外來動物疫病防控技術研究等工作的國家級動物衛生機構——動衛中心這一“國字號”機構重量級十足。今年,動衛中心利用其國際參考實驗室、國家級專業實驗室及診斷中心等資源建立“共享實驗室”,開放價值50萬元以上的大型科研高端儀器設備16臺,與園區其他企業強強聯合,開展產學研合作。
“青島再生醫藥有限公司落戶園區就是動衛中心強大吸引力的見證。非洲豬瘟自2018年8月以來在全國范圍內大規模暴發流行,研發控制非洲豬瘟有效疫苗的機構全國只有2家,分別是哈獸研和動衛中心。動衛中心已經掌握疫苗方案,但主要在活豬身上培養細胞,難以低成本大量復制投產;而再生醫藥則掌握國際領先的二代干細胞技術,可以體外培養病毒豬細胞,雙方一拍即合。”據青島生物科技創新園總經理孔若霞介紹,國內非洲豬瘟疫苗市場在200億元以上,目前,雙方已聯合共建“非洲豬瘟疫苗聯合研發技術平臺”,全球首創將IPS技術用于非洲豬瘟疫苗研發,解決非洲豬瘟病毒體外培養的世界技術難題,現產品已經進入試驗階段,未來1-2年即可大規模投產。
企業強強聯合在園區并不是件新鮮事。邁克生物是中國首家獲得CNAS醫學參考實驗室認可的上市企業,是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國內唯一獲核酸及化學發光抗體檢測雙注冊證廠家,核酸獲美國FDA緊急使用授權。其山東總部是第一家入駐園區的企業,擁有成熟的銷售和市場渠道。青島再生醫藥有限公司落戶園區后,邁克生物與其成立合資公司,聯合開辟干細胞凍干粉新市場。
“不只園區內企業強強聯合,園區同時向外鏈接國際、國內資源,建立全球動保交流與合作網絡體系和異地加速器,堅持把前沿技術作為園區發展的‘新引擎’。”李娟介紹,在國際合作方面,園區與德國聯邦(BFR)風險分析研究所圍繞動物源性食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技術、非法添加物檢測技術進行合作探討;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空間流行病學實驗室探討以申請項目、專家支持等方式合作。目前,全球首個國家級獸醫流行病學培訓項目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國內唯一可為世界各國提供流行病學指導意見的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獸醫流行病學與公共衛生協作中心均落戶園區,使園區成為動保領域新高地。在國內合作方面,園區和北京、深圳、蘇州等生物醫藥領域領先的產業園區進行對接,建立異地加速器,定期進行合作交流,加速人才、資金、市場、技術的雙向互動,將青島成熟的銷售網絡、渠道和外地的研發技術進行鏈接,促成項目落地生根。
“生物產業具有前期投入大、風險高、見效慢、周期長,產業成熟后拉動大的特點,尤其是新藥物、新醫療設備等新領域的研發到產業化,需要3到5年或更長培育期。”李娟介紹,為了園區近期效應和長遠發展,青島生物科技創新園將“兩條腿”走路,一方面,重點引導引進成熟達產、有市場份額的優質生物行業項目落戶;另一方面,探索培育布局最前沿的研發孵化項目,作為將來園區產業化的發力點。(青報全媒體記者 余瑞新 通訊員 王夢曦)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