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來,島城遭遇極寒天氣,氣溫降到了零下10攝氏度,即墨區一市民在王圈水庫冰面上行走時,冰面突然裂開,不慎落水。即墨藍天救援隊趕到現場展開營救。3名隊員乘坐沖鋒舟,用探鉤扒著冰面,冒險在冰上滑行300多米,幾次遭遇危險,終于在險象環生中完成了救援。記者采訪了解到,藍天救援隊在極寒天氣中讓人肅然起敬的援救故事還有許多。1月7日,青島市即墨藍天救援隊隊長董剛向記者講述了他和隊員救援的幕后故事。

說起幾天前的一次救援行動,即墨藍天救援隊隊長董剛還有些不寒而栗。 1月4日上午,藍天救援隊突然接到消防部門的電話,一名村民在即墨王圈水庫冰面上行走時,不慎落水。
當天,青島地區正好迎來第一次寒潮,氣溫降到了-10℃以下。這樣的天氣下在冰面上施救,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危險。接到指令后,董剛立即啟動救援預案,組織幾名隊員全副武裝,以最快速度趕到了20多公里外的王圈水庫。
盡管有所準備,但眼前的情景還是大大出乎救援隊員的意料,遇險村民在距離岸邊300多米的冰面上,生死不明。根據先前通過無人機觀察到的情況,董剛和救援隊員立即制定了兩套方案,一套方案是破冰后駕駛沖鋒舟前去救援,另一套方案是乘坐沖鋒舟在冰面上滑行。因為第二套方案實施起來的危險系數較大,救援隊員先采取了第一種方案,試圖邊破冰邊駕駛沖鋒舟,但由于水庫邊緣冰層很厚,破冰行動失敗。大家立即啟動第二套方案,將沖鋒舟底部的氣放掉,讓其觸地部分形成平面,然后系上安全纜索,放在冰面上,三名救援隊員坐在舟中,用探鉤向前鉤冰滑行。
“沖鋒舟在冰面上滑行過程中,冰層幾次出現破裂,救援隊員只能小心翼翼,一點一點慢慢向前滑行。由于冰面裂開,手套進水后凍在了手上,隊員們干脆脫掉手套鉤冰,手凍僵了,搓幾下繼續前行。”董剛回憶,經過一個多小時,沖鋒舟滑行了300多米后,終于到達落水者身旁,將其救了上來。此時3名藍天救援隊員已經累得虛脫了。
A
新聞看點
斷崖救人
每年冬季,藍天救援隊都會遇到讓隊員們記憶深刻的救援經歷。救援隊員們每每回憶起這些艱難的救援過程,聽者肅然起敬,但他們自己卻感到后怕。 1月7日,董剛向早報記者講述了去年冬天在城陽區少山救人的一次歷險。

“當時接到了當地派出所的電話,說有一名登山愛好者在少山上遇到了危險,被困在了一個百米高的斷崖中間,如果不及時相救,隨時可能出現生命危險。”董剛說,當天氣溫達到零下,山上的寒風刺骨。當救援隊員快速趕到事發地點后,發現被困者從斷崖頂上墜下后,幸好被一棵樹擋住,但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董剛帶領救援隊員們兵分兩路,一路從后山繞到山頂,一路在山崖下進行施救。隊員登上山頂后,先喊話對遇險者進行心理安慰,然后兩名隊員系上救援繩索,降下山崖,將救援繩索拴在遇險者身上。為了讓遇險者感到安全,救援人員還將自己與遇險者捆在一起,這樣的“同命相連”降低了遇險者的心理負擔。最終,在山頂和山下兩路隊員的合力下,遇險者被安全救出。
B
新聞看點
冰海搜救
為了救人,藍天救援隊員既能上山下水,還能入海。董剛說,即墨藍天救援隊成立7年來,最讓他難忘也最害怕的,是海底的一次救援行動。 2018年冬天的一個夜晚,一名漁民駕車不慎落入海中。當地警方聯系到藍天救援隊請救支援。
“當時的氣溫很低,而且晚間海邊風大,寒風倒灌進隊員們的棉衣里。 ”董剛等多名隊員趕到現場后,根據附近監控,采用紅外線燈光迅速鎖定大致落水位置后,展開搜救。由于浪大,在鎖定的位置上沒有找到落水者,救援隊員一直搜尋到深夜12點多。他們分成兩組,在海邊扎起帳篷,點起篝火,輪流搜救和取暖。就這樣,幾名救援隊員在寒風中堅守了一個晚上,直到第二天上午,在距離落水點幾十米處找到了落水者的車輛。兩名隊員穿著重約幾十公斤的潛水服,潛入冰冷的海水,在10多米深的海底,將落水的車輛和漁民打撈上來。
新聞延伸
7年救回30多條生命
在萊西營救溺水者,在壽光從洪水中搜救民警,在即墨從洪水中救出30多名被困居民……聽著董剛講述救援背后驚心動魄的故事,讓人身臨其境。 7年來,即墨藍天救援隊10多名隊員成功營救了30多條鮮活的生命。
身著天藍色制服的隊員,總會第一時間出現在自然災害救援、重大事故救援、群眾群體活動保障等救援一線。在位于即墨區小李村的即墨藍天救援隊隊部辦公室的一面墻上,掛滿了錦旗和嘉獎證書。去年夏天,受臺風“溫比亞”影響,壽光市遭遇近40年來最大的洪水災害,群眾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壽光市公安局孫家集派出所輔警孫超、魏澤坤在救援被洪水圍困的群眾時,被洶涌的洪水卷走。董剛帶領12名隊員乘6艘沖鋒舟奔赴壽光救援。救援過程中,兩名藍天救援隊員被洪水卷走后,奮力自救抓住下游的一棵樹,其余隊員用拋繩槍助兩人脫險后,繼續展開搜救。
記者了解到,即墨藍天救援隊不論嚴寒酷暑,不分黑夜白晝,遇有召喚,立即集結,火速應戰。自隊伍成立以來,參與了壽光洪災救援、重大事故救援、溺水救援、山地救援200多次,重大賽事活動保障類72次,應急救護、防溺水、安全出行等宣傳教育進學校、進社區、進單位67次,總出隊人數萬人次、服務時長萬余小時。而對于董剛和隊員們而言,這樣的緊急救援已司空見慣,而今后的眾多行動,還在等著他們前去救援。(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康曉歡)
藍天救援隊救援視頻 視頻剪輯肖夢婕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