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10日訊 公園是微縮虛擬的城市景觀,方寸之間,一步一景,在賈樟柯的電影《世界》里,公園是被壓縮、被商品化的“奇觀”合集,成為普通大眾“虛幻的夢”發生的想象空間。所以,公園一度成為文藝電影的專寵取景地。

在《送你一朵小紅花》中,兩個生命走向死亡的年輕人,越接近死亡越隨心所欲的生活,體驗生命的完美時刻,馬小遠和韋一航的故事互相鑲嵌,攝影機幾乎直播著主人公生活的無序、愛情的炙熱、死亡的荒涼,這使得影片在創作時需要沉浸在“碎片化”的現實感中,沉浸在感傷、迷惘、混沌的人性透視中,為此電影需要找到自身的銀幕風格配合故事底蘊。

中山公園的太平山索道依然保留著20世紀初的索道風格,標志性的紅色棚頂文藝范十足,索道沿途,綠樹掩映下的老城區若隱若現,一如銀幕的“朦朧詩”,契合著影片的詩意敘事和對人生終極問題死亡的哲學反思。
《送你一朵小紅花》本身就是一部推崇內在戲劇沖突的電影,所以它更強調和人物性格匹配的視覺風格。在老一輩青島人眼里,中山公園里的旋轉木馬、會前村遺址,觀光索道成了封存在青春年華里的記憶。在年輕人眼里,他們進入公園無需顧盼其他,只要順著園內貼滿的小紅花,按圖索驥,就能打卡偶像同款太平山觀光索道。

老一輩退場,新一代赫然登場,公園對上一代人而言,觀光功能被廣場舞的空間功能取代,新成長起來的一代更愿意在此快速的完成打卡儀式,這樣對比性和隱喻性極強的畫面滿足著電影需要的視覺景觀延伸出的空間想象。

中山公園雖然在電影中只是驚鴻一瞥,但公園百年歷史的厚重,游客散去,褪去光芒的頹敗,光影下綠色詩意的索道,這些厚重的底蘊都足讓它成為《送你一朵小紅花》中的標志性場景。(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張芝萌/文 王雷/圖、視頻)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