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礙對健康的影響日益突出,抑郁癥、神經癥、酗酒、藥物依賴、自殺等的發生率在世界范圍內呈現出上升趨勢,因此,有必要更好地認識心理亞健康狀態,做好早期調適與預防工作。
以下十條來自心理學專家的建議,希望能幫助您積極生活:
1.難得糊涂
大事清楚小事糊涂,鄭板橋一句“難得糊涂”傳誦至今,就是因為其中道出了人生至理。有時,不妨停下腳步,思考一下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哪些東西值得去追求,哪些東西是不需要的……有時單單思考體味一下,壓力就會有所緩解,甚至渙然冰釋,對生活的感受也將發生變化。
2.多與人交往
在交際中,人與人心理溝通,彼此訴說內心體驗,共同表達喜怒哀樂,會引起感情上的共鳴,互相之間產生吸引力,從而得到安全感和歸屬感,心情愉悅地面對生活。尤其家庭和睦與個人發展并非水火不容,它們是互動的,并且可以相互促進,也就是常說的“家和萬事興”。
3.學會適應環境
俗話說“入鄉隨俗”,現代人需要培養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在不同的環境中要學會不同的生活方式,不能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否則煩惱會接踵而來。年齡的增長會使情感有所改變,改變自己通常比改變別人要容易很多,很多時候,當自己做出適應性調整和改變時,會帶動別人,困境也會隨之化解。
4.正確評估自己
人總會有不足或弱點,不管生活中的你取得了多少成功,都要記住生活中必然會有失敗。要善于正確地評估自己的能力,不要過高地要求自己無所不能,否則遇到一點挫折,情緒就一落千丈;反之也不能過分貶低自己,而要自信地面對人生。
永遠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與自己過不去,不把目標定得高不可攀,凡事量力而行,隨時調整目標。
5.少一些感情用事
人們的惱怒有80%是自己造成的,人的精神狀態與性格有關,但更主要是由后天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決定的。
性格偏激的人容易處于有害的應激狀態,有的人對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極為敏感,甚至發火動怒,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于人于己都不利。當理智與情感較量時,理智常常會敗下陣來,因此要學會三思而行,學會理解,從情緒危機中突圍出去。
6.學會婉言拒絕
交際應酬繁多,又愛面子,為一些不必要的應酬而奔波,人累心更累。所以,要學會拒絕,這是向自己的面子挑戰,向自己的自卑、懦弱和虛偽開刀,讓自己變得真實、自信和勇敢,這樣不僅不會傷別人的面子,自己也能輕松自在。
7.適度運動
運動能使人產生許多愉悅感,在運動中人們可忘卻煩惱,適度運動可對健康產生有利影響。
8.知足常樂
太愛攀比,心理會失去平衡,多慮心必累。對未來的預期要適當、適度,與過去對比,就會發現現在的生活已經好多了,所謂“拿得起、放得下”,前者是做給別人看的,后者才是做給自己看的。
9.改善認知
事物總是具有兩面性的,有利有弊,有好有壞,不能固執己見,而是應當盡可能聽取別人的意見和觀點,并且聽進去后有意識地去實踐,才能獲得成功和健康。改變認知策略,有效適應壓力的辦法就是改變對應激事件的看法,以及調整自己應對失敗的感受。
10.放松休閑
學習一些放松訓練、調整呼吸的小技巧,給自己的身心舒緩一下,甚至有意地對著鏡子多微笑幾次,心情也會被自然帶動,愉快起來。豐富業余生活,發展興趣愛好往往能夠讓人心情舒暢,繪畫、書法、下棋、運動、娛樂等能給人增添許多生活樂趣,調節生活節奏,從單調緊張的氛圍中擺脫出來,走向歡快和輕松。(來源:文字站 溫婉晴天)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