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市辦實事10件32項已經發布,屈指算來,這已經是青島連續第39年發布市辦實事了。
市辦實事本質上就是為了民生。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每年安排一批惠民項目,以此為重要抓手,久久為功,持續推進,不斷改善民生、造福百姓、提升城市發展水平。
記者從市政府辦公廳了解到,青島市辦實事起源于1983年,市委市政府每年篩選確定一批當年要重點辦好的城鄉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實事,主要涉及就業、教育、收入、社保、醫療、養老、居住、環境、救困、扶弱、食安、交通、文體、安全等方面以及社會管理、公共服務領域亟待加強完善的事項。39年來,市辦實事已成為我市響當當的民生服務品牌,承載著一屆又一屆黨委政府對全市人民的莊嚴承諾和真情牽掛與關懷,充分詮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目前,我市累計完成420件市辦實事,一大批民生工程得以實施,一系列惠民措施得到落實,諸多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治理,各方面保障體系得到了完善和提升,院前急救站、職工賦能中心、中小學標準化食堂、長期護理保險、醫療救助、食品安全檢測等一大批項目達到全國領先水平。2016年,市辦實事榮獲“人民滿意公務員示范崗”集體三等功,再一次得到了廣大市民的認可和肯定。
市辦實事由市政府辦公廳牽頭組織篩選,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以及各區市政府深度參與,一般分為廣泛征集意見、反復論證對接、會議研究決策三個環節,項目確定后,于每年市“兩會”期間向社會公開發布。項目篩選過程中總體把握“以人為本、突出重點、普惠可行”的原則,堅持項目貼近百姓生活,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讓市民直接受益,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及廣大市民的根本需求,讓更多社會群體受益。
項目確定后,最重要的就是抓好落實,只有扎扎實實落到實處,才能確保人民群眾真正受益。經過多年的摸索與研究,目前我市市辦實事督查推進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市辦實事督查推進過程中,市政府辦公廳會同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牢牢樹立平臺思維,整合各種資源和力量為市辦實事所用、為部門所用,著力將市辦實事打造成為干事創業、服務民生的優質工作平臺。建立目標責任制管理,對市辦實事項目年度目標進行細化、量化,按時間軸線確定月度工作計劃,明確重要節點和階段目標,同時定期調度通報,發布重要節點推進和完成情況。以服務項目推進、提升實施效果為目標,科學組織、統籌安排市辦實事督查檢查活動,增加“四不兩直”實地督查和抽查暗訪頻次,深入一線開展調研、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推動工作落實。抓好項目責任主體督辦的同時,通過調度梳理、現場督導調研、抽查暗訪等形式,找出影響或制約項目推進的問題和需重點服務保障事項,開展延伸督辦,適時組織相關職能部門現場聯合辦公、破解難題,助推項目早日落地實施。此外通過考核獎懲激勵,樹立鼓勵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的鮮明導向。
抓好督查的同時,市政府辦公廳也注重引入外部監督力量,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及時在部門網站公布項目實施步驟、執行措施、監督方式、進展成效等,以公開促落實、促監督、促改進,并選取部分項目,聘請專家學者、社會機構等對實施效果開展第三方評估。結合項目進度情況,組織牽頭單位及時開展新聞宣傳,全方位報道市辦實事項目進展和取得的成效,配套解讀相關惠民政策措施,進一步增強市辦實事的透明度和知曉度。廣泛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區群眾代表、新聞媒體等參加“走進市辦實事、見證民生項目”活動,現場觀摩體驗,監督項目實施,評議項目質效,提出意見建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薛華飛)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