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14日訊 “10年后,中國會是什么樣?你又是什么樣?你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1月13日下午,在彩虹魚兒童美術中心市北校區,青島市“青年榜樣宣講團成員”、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車輛維修分公司舞陽路保修廠修理工王作鑫,正在激情澎湃地向小學生們分享自己的成長歷程和心得體會:“10年前,我就像你們這般大,在父輩的關懷中無憂無慮地成長;10年后,我接過前輩們的接力棒,成長為一名黨員、一名戰士,站在祖國危難時刻的第一線,這接力棒,需要你們這一代繼續傳遞……”
王作鑫是一名“95后”,十九歲那年參軍入伍,在新疆部隊鎮守邊陲,他所在的哨所毗鄰哈薩克斯坦。入伍以來,他從一名優秀士兵到一名合格士官,并屢受嘉獎。2019年9月,王作鑫退伍后來到維修分公司,成為一名修理工。2020年疫情暴發以來,王作鑫在堅守工作崗位之余,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累計參與社區服務時長達400余小時。臨近春節,為響應團市委開展“青年擔當防疫情 青春聚力促祥和”線上主題團日的號召,王作鑫走進課堂,為孩子送上了別致的新年“賀禮”。


宣講課堂上,王作鑫通過繪聲繪色的視頻、樸實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戰疫期間發生的感人故事。他對孩子們說:我們要做一個好人,從小就要樹立這個價值追求,堅持品德為先。品德的養成需要豐富的營養、肥沃的土壤。你們現在都是小樹苗,要多讀書,汲取知識的營養和力量,認真學習,這樣才能茁壯成長。等到將來才能更好地為國家效力。

來自身邊戰疫英雄的分享,讓師生們深受觸動。課堂上,孩子們聽得十分投入,稚嫩的小手托起了求知的臉。王作鑫的動人事跡像是一顆堅定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長大后,我也能成為王作鑫哥哥那樣的人嗎?”“我以后也能去邊疆成為一名軍人嗎?”無邪的言語中透露出他們對青年榜樣的無限崇敬。
宣講結束后,孩子們還為抗疫英雄送上了一份禮物:他們用自己稚嫩的雙手精心創作了一系列的抗疫“漫畫”,繽紛的色彩配合詼諧的文字,畫出了孩子們對戰勝疫情的必勝信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孫瑋)
責任編輯:馬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