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17日訊 家庭教育是人的一生中受教育時間最長、影響最深遠的教育,然而,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家庭教育在變得越來越重要的同時,也變得越來越復雜棘手,許多家長對子女的教育問題感覺困惑和迷茫。

李滄區圖書館“閱讀進社區”活動,推出家庭教育系列——漫步24節氣,以24節氣為線索,通過介紹歷史民俗,從中國傳統家庭教育中尋找經驗和方法,結合當下社會發展現狀,給出可行性建議,同時推介相關好書,倡導親子閱讀。
在九水街道賓川路黨群服務中心二樓,漫步24節氣第一課——過冬與迎新,與居民見面。

活動伊始,老師指出了目前家庭里一個普遍現象:長輩伺候兒孫先吃飯,長輩最后才吃……飯桌上的中心成了孩子而不是老人,沒有了吃飯的規矩,丟掉了飯桌上長幼有序的儀式感。經濟發展了,家庭沒了家規,少了儀式感的“倒行孝”的家庭現象很普遍,再從手機飯桌談起,聊到經濟發展迅速的現在,家庭更需要家規,教養孩子更需要儀式感,否則家就少了交流,缺了溫度,沒了依賴感,這也是目前孩子最缺少的家教。
活動中,老師告訴孩子們“百善德為本,敬老孝當先。在家敬父母,出門助老人”等中華傳統美德。(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