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18日訊 一個什么樣的契機,能讓青島近20家生物醫藥產業領域的龍頭企業齊聚一堂?今天,由市科技局主辦的青島第一季生物醫藥產業沙龍活動在藍谷召開。這場沙龍匯聚了青島生物醫藥領域的企業、知名創投基金及本土孵化載體于一堂,搭建了一個企業、資本、載體之間溝通的平臺,進一步打通了“政產學研金學用”的轉化通路。

這是一場務實、高效的對接。通過沙龍,企業、基金與孵化載體等創新主體互通有無,圍繞當前行業前沿技術、產業發展方向、基金投資現狀、企業優勢、存在問題等內容進行了交流,共同探討了我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現狀,對產業未來進行了展望,并達成了進一步溝通合作的意向。
現場“搶話筒”,企業嘉賓激情分享產業現狀
這無疑是一場青島生物醫藥產業領域“名企”的聚會。翻開參會企業名單:海爾生物、博益特生物、海信醫療、中皓生物、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蔚藍生物、海氏海諾、華賽伯曼、易邦生物、康立泰藥業、恩樸生物、東海藥業、藍谷藥業……不少企業所專長的領域即便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更令人振奮的是,代表企業出席交流的大都是“董事長”“總經理”“首席科學家”等“掌舵者”,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正是青島生物醫藥產業的“先鋒梯隊”。
沙龍不設置固定議程,以自由發言交流為主。交流過程中,這些島城名企的負責人一點都不“矜持”,都想抓住這個良機發言,甚至出現了“搶話筒”的熱鬧場景,使得沙龍的組織者——市科技局局長呂鵬不得不站出來“維持秩序”。
易邦生物常務副總范根成建議我市生物醫藥產業進行整體規劃、推動企業集聚發展,才能實現設備、人才、行業信息等內容的共享,真正實現互利共贏。
中皓生物董事長王寶泉說,公司目前正在中科院等“外腦”的支持下,在角膜接觸鏡、飛秒激光等產品和技術領域發力,爭取在“十四五”期間再拿下一批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
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教授、首席科學家楊金波說,青島海洋生物新藥研發需要人才隊伍、技術體系以及多種交叉學科領域的支持,希望青島發力支持,引進更多高端人才。
發言嘉賓激情分享,傾聽的嘉賓也不時動筆記錄,鄰座的兩人時常低頭耳語、頻頻點頭贊嘆。在你一言我一語的溝通中,青島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藍圖逐漸變得更加清晰。
基金“盯項目”,沙龍之后確定投資目標
與會嘉賓為什么積極發言?不僅是為青島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出謀劃策,也是抓住機會,向與會的創投基金和孵化載體展示實力,希望贏得資本和平臺的青睞。
青島財通集團、青島市市級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中心、青島市科創母基金、山東省海創千峰新舊動能轉換母基金、北京慶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青島海絲泉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山東省科創新動能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青島松源壹期醫療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青島信鴻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近10家創投資本的負責人現場聆聽,對與會企業進行了更深入的了解;青島市工業技術研究院、青島鄰客創業服務有限公司、青島創聯工場創業服務有限公司、青島萬國云商城市創新發展有限公司等知名孵化載體的負責人也時刻準備著,為有需要的企業“慷慨解囊”,提供孵化服務。
不難發現,與會的創投基金都在生物醫藥這條“賽道”上有所布局,而孵化載體在科技服務領域也都是出了名的“無微不至”。這樣的對接,怎能不精準!
華賽伯曼的董事長高青介紹了企業在TIL細胞抗腫瘤等方面的研發進展后,青島市科創母基金李文峰激動地說:“這個項目非常符合科創母基金的投資標準。”他現場表示,科創母基金“盯”著華賽伯曼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也進行過調研和考察。通過此次沙龍,基金對項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準備在會后推薦生物醫藥領域的子基金與其進行進一步對接。
不只是華賽伯曼,更多與會企業都直白地表達了自己在融資、場地等方面的需求,也得到了資本和孵化載體的積極回應。海信醫療超聲事業部總經理王桂成說,海信的超聲產品具有強大的技術優勢和平臺優勢,預計今年10月將再建成年產1000套的探頭組裝生產線,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市相關政策和項目審批的支持;楊金波也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沙龍,尋求上下游產業間合作的機會,期待得到更多創投基金支持……
高效、熱烈的交流讓時間過得飛快,直到過了中午12點半,呂鵬才不得不終止了這場意猶未盡的沙龍,并代表市科技局承諾,第二季沙龍已經進入籌備期,即將在近期開展;此時,大屏幕上早已放出了提前建立的微信群二維碼,現場每一位嘉賓都可以掃碼入群,進行更深入的溝通和對接。
正如蔚藍生物總裁陳剛所說,政府就應該發揮搭建平臺的作用,今天這場沙龍,正是青島生物醫藥產業的一個“微生態”。在這里,科研院所、企業、資本、載體匯聚一堂,高頻互動、高效交流,“政產學研金服用”之間的橋梁因此更加暢通!(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 文/圖)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