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家人向青島精神衛生中心專家求助

寒冷冬季,身體為了補充能量抵抗嚴寒往往會想要攝入更多熱量吃進更多食物,然而多數人在享用著美味時,有人卻在為多吃一口而倍感焦慮、盲目減肥直到發展為神經性厭食癥的地步。 “神經性厭食是一種由心理、社會等因素引起的慢性進食障礙疾病,多發于青少年女性。 ”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王金東提醒,病人因過分擔心發胖,常常采取拒食、過度節食、引吐、導瀉等方法減輕體重,這會導致多種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資料圖片
/ 故事 /
每頓飯都要查熱量減肥減到心臟難受
很難想象一只討厭水的魚怎樣生活,可有些人卻不能和維系自己生命的食物和平相處。任曉就是這樣一個年輕愛美的女孩子,半年前結束高考踏入大學生活后,她終于可以不受家長管束盡情為苗條身材而努力了。“各種食物的熱量我都爛熟于心,因為不管吃什么,我都會先上網查查熱量。這個過程的變化是比較漫長而不容易覺察的,所以深陷其中的時候遠沒有意識到。 ”任曉回憶起那段減肥生活。
“上大學后我的心思也完全不在學習上,滿腦子都在想著如何更瘦一點,每次餓得受不了,就去買個餅吃,但是吃完都要懊悔很久,花更多的時間后悔、惶恐和再計算,然后拼命地忍住饑餓。 ”任曉告訴記者。慢慢地,事情滑入她控制不了的深淵。本來想減到90多斤就好,可是她漸漸無法控制對再輕一些的渴望和體重計上數字的癡迷。這時,她的身體和心理都已經有了嚴重的反應:因為長時間食物攝入不足,導致了閉經,后來有一次熬夜的時候,心臟竟也忽然說不出的難受。“當時我覺得呼吸困難,只能爬上床朦朧睡去。之后這種難受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多,一般都是在極餓的時候,就會感到強烈的心臟不舒服。 ”任曉說。但即便這樣,任曉還要堅持減肥,1.63米的身高,體重狂掉到60多斤,在旁人看來簡直是皮包骨。最后發展到吃不下飯,吃點東西就要吐。
任曉近日終于被家人帶到醫院,“她這是怎么了?已經這么瘦了為何還想著減肥?為何吃不下東西? ”家人非常不理解。
王金東解釋,在神經性厭食癥患者的認識里,體重和體型是自尊的重要甚至唯一的來源。首先從行為上,患者通過刻意地限制進食、過度運動、通過瀉藥和嘔吐來避免體重增加,反復檢查身體各部分尺寸,無休止地稱體重等。其次從精神心理上看,這類病人對自己的身體存在歪曲的認知,即使已經骨瘦如柴,仍認為自己太胖,這種對體重的病態恐懼,伴隨著強烈的焦慮,從而進一步回避進食。

/ 專家釋疑 /
神經性厭食癥需由跨專業團隊治療
任曉是幸運的,及時接受了家人和醫生的幫助。但是王金東曾接觸到的另一個厭食癥病例卻令人無比惋惜。“19歲的女青年瑩瑩,從小受嚴苛的父母影響,養成了苛求完美的性格。當她來門診時,體重已經減到了不可思議的50多斤。當醫生要求她住院治療時,瑩瑩父母拒絕了,他們不允許自己的孩子住在精神類專科的病房里。 ”王金東說,后來瑩瑩在一次小感冒中,因為身體免疫系統全線崩潰,不幸病逝。 “這是最可惜的一個病人,也是從那之后我更加關注神經性厭食癥患者。”王金東說。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它的嚴重危害,它會造成焦慮、抑郁、強迫、恐怖、情緒不穩、易激動等精神癥狀,另外由于極端地限制進食,營養不良,還會引發各個器官的損害,皮膚瘀斑、毛發干枯、腹部疼痛、胃脹、惡心嘔吐、肝功能異常、甲狀腺功能減退、貧血、低血壓、腎功能損害、骨質疏松、水電解質紊亂、低鉀等軀體癥狀群,女性還會有子宮萎縮、閉經。 ”王金東解釋,這種疾病的治療通常由精神科醫師、營養師、內科醫生和護士、心理治療師組成的跨專業團隊來管理,家庭教育是預防高發病率的關鍵。
“藥物、心理、營養是三項密不可分的治療手段。 ”王金東建議,首先患者家屬要意識到神經性厭食癥是一種需要專業醫生進行干預的疾病,其次,家屬要根據醫生的醫囑,幫助患者重回正常生活。“有些患者需要用藥,這個時候家屬一定要配合醫生,幫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嚴格按照醫囑服藥。 ”王金東提醒道,此時家人一定要注意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盡可能地把情緒調整到心緒平和穩定的狀態當中。“最重要的還是要及時發現孩子厭食的傾向,盡早盡快干預。同時,在日常教育中要灌輸健康的審美觀,經常與孩子溝通疏解心理負擔。 ”王金東說。
/ 專家提醒 /
減肥關鍵是調整生活飲食習慣
雖說是“少女殺手”,厭食癥的影響卻不僅局限于少女時期。那么該如何正確減肥呢?王金東指出,對于成年人而言,每周減重1斤左右比較容易被人體接受。
專家表示,調整日常生活飲食習慣對減肥至關重要。烹調油建議控制在25毫升,加工食物可多選擇蒸、煮、燉、汆、拌等方式,減少外出就餐和叫外賣,零食以新鮮水果、乳制品、堅果為優,避免高脂高鹽的膨化食品和飲料,以及每周進行3-5次中等體力活動都很重要。減肥期間的飲食可多選用粗雜糧和薯類來替代部分細糧,增加新鮮蔬菜補充,保證充足維生素、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的攝入,從而增強飽腹感。此外,應適當提高精瘦肉、魚蝦、蛋類、奶類及其制品、豆類及其制品等優質蛋白質的攝入。(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健 徐小欽)
■中醫課堂
吃臘八粥也需“私人訂制”
明天便是臘月初八,煮上一碗熱乎乎的臘八粥過節,一定是很多島城家庭的選擇。中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僅書面記載的也已有一千多年了。但不少人存在一個誤區,就是在買原材料時,只要是有營養的東西都買一點,糯米、花生仁、蓮子、黃豆、赤豆、綠豆、白果、紅棗等一股腦地倒入鍋里。不過在中醫養生專家看來,這種不分體質隨意選取配料的吃法并不科學。
專家建議,熬臘八粥以及平時做養生粥時,最好根據自身體質來挑選配料“對號食用”,這樣養生效果才會更好。
桂圓臘八粥
適合體質:氣虛、血虛和陽虛
到了冬天,不少人會手腳冰冷,特別是早晨和晚上。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手腳容易冰冷、麻木,多是因為氣虛、血虛和陽虛所造成的血液運行不暢,從而使人感覺寒冷。這些人需要服用有補氣、活血和溫陽功效的臘八粥來驅寒保暖。而桂圓性溫味甘,益心脾,補氣血,具有良好的滋養補益作用。此外,紅棗、花生、紅豆、紅糖、白果、枸杞子都是補血、溫陽的好食品,可以將它們與桂圓互相搭配,連同粳米一起煮臘八粥喝,是驅寒保暖的良方。
薏仁臘八粥
適合體質:濕熱
《本草綱目》中記載,薏仁能“健脾益胃,輕身延年”。薏仁是五谷類中纖維質最高的,有利于幫助排除應酬時攝入的過多垃圾食物。薏仁中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可以使腸道對脂肪的吸收率變差,進而降低血液脂肪濃度。因此,以薏仁為主要輔料的臘八粥,適合經常喝酒、大魚大肉應酬的人食用,平時也可以作為養胃的食品。
栗子臘八粥
適合體質:氣虛、血虛
冬季正是吃板栗燒雞、板栗燒排骨、街邊糖炒板栗的好時節。但是很少有讀者會想到用板栗來熬粥,其實對于適宜養腎的冬季來說,在臘八粥里放些板栗是非常養身體的一種食療方法。
燕麥臘八粥
適合體質:平和
燕麥具有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的作用,食用燕麥后可減慢血糖值的上升,在碳水化合物食品中添加燕麥,可抑制血糖值上升,因此對于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妨在粥里放點燕麥。另外,糖尿病病人喝臘八粥最好不要放糖,如果想吃甜食,可以放些甜菊糖、木糖醇甜味劑。
黃豆臘八粥
適合體質:濕熱
黃豆營養十分豐富,并且具有降低血中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病、抑制多種惡性腫瘤、預防骨質疏松等多種保健功能。中醫認為赤小豆具有健脾燥濕、利水消腫之功,對于脾虛腹瀉以及水腫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健)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