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21日訊 海爾卡奧斯成長為全球三大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一,聚集3.4億用戶和390多萬家生態資源;賽輪集團發布橡鏈云平臺,構建輪胎橡膠行業最完整、最豐富的機理模型庫;雙星打造了全球輪胎行業首個全流程工業4.0工廠,探索輪胎行業新模式、新業態;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是全球首座全自動化5G智慧碼頭,成為是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的成功典范……
面對工業互聯網浪潮,青島西海岸新區全方位發力,整合全球優質要素資源,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傳統產業賦能,打造工業互聯網發展生態,互聯網與工業的深度融合正成為這座城市越來越常見的場景。

智變升級 傳統產業再添新動能
0.25秒能做什么?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力神(青島)新能源有限公司會告訴你,0.25秒可以完成一片新能源動力電池極片的生產。
走在力神潔凈工廠的走廊里,偌大的車間內難覓工人蹤跡,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智能裝備。“這是全自動切疊一體機,它將運送過來的卷料自動切成正負極片,再通過疊壓工藝完成極組裝配。”力神(青島)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邱慧敏介紹。
過去,這道工序需要人工放片、對準、傳遞,效率低且誤差大。如今,誤差在0.5毫米之內的精準機器作業,讓電池容量、安全性分別有了2%和10%的提高,效率、成本、利潤也分別提高了10%到20%。
改變始于2019年4月29日,由青島西海岸新區補貼的青島力神動力電池基地建設項目投產,疊片工藝在國內首次運用到鋰電池全自動化生產線上。
“如今這套設備利用高度智能化和信息化,完美實現了裝配工序的技術要求,讓我們生產的動力電芯實現了質的飛躍。” 邱慧敏說。“智變”帶來“質變”,力神此舉成功打破了日韓等國外廠商的壟斷地位,一躍成為全國鋰電池制造行業的標桿。
近年來,青島西海岸新區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引領行動,深入實施“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把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作為技術改造的重點方向,促進兩化融合深度融合,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和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
“我們發揮工業互聯網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連接樞紐優勢,以推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發展為主線,加快構筑平臺支撐的產業生態,形成了智能互聯工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等工業互聯網創新模式。”青島西海岸新區工信局局長謝龍目表示。
截至目前,青島西海岸新區667個項目入選青島市工業互聯網入庫培育項目,累計認定青島市工業互聯網“555”項目98個,其中互聯網工業平臺4個、智能(互聯)工廠13個、數字化車間30個、自動化生產線51個。山東省“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試點示范企業21個,數量居青島首位,率先形成“一核多專”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
雙招雙引 打造工業互聯網新生態
與消費互聯網相似,工業互聯網具有明顯的“頭部效應”。2020年12月3日,科大訊飛未來港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正式啟用,作為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的頭部企業科大訊飛落子青島后重點打造的賦能項目,訊飛未來港除了在教育、醫療和政務領域不斷形成引領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之外,還持續吸引著行業領軍企業扎根落地西海岸。
“目前36家企業入駐未來港,都是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能制造等領域深耕多年,各個行業的佼佼者。”科大訊飛助理總裁方明介紹道。對于為何選擇落戶訊飛未來港,“各路豪杰”雖然都有著自己的考量,但卻又不約而同地奔著同一個目標——生態賦能。
首批入駐訊飛未來港的青島伊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一家研發、制造、銷售工業機器人及非標自動化集成系統的高新技術企業,北方地區領先的設備提供商。“現在我們的產品越來越豐富,客戶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不再只需要一個機械手或一條生產線,而是需要一套完整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公司創始人畢全聚說,“作為人工智能的‘國家隊’,科大訊飛能聚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讓我們成為產業鏈一部分的同時,也能給我們提供產業鏈全鏈支持,幫助我們完成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訂單。”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離不開產業鏈的支持。圍繞工業互聯網產業鏈上下游的傳感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產業,青島西海岸新區集聚海爾智研院、西門子(青島)創新中心、科大訊飛等34家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服務商,先后引進了華為、富士康、京東方、科大訊飛、商湯科技等一大批工業互聯網產業鏈頭部企業,以此帶動人工智能、大數據、芯片、傳感器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條發展,培育完整的產業生態鏈。
不僅如此,青島西海岸新區還全力以赴利用生態思維,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集聚更多的企業、資本、人才和技術,形成“喬木”參天、“灌木”茁壯、“草木”蔥郁的工業互聯網“熱帶雨林”,構建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的“四鏈合一”生態。
如今,賽輪集團與科大訊飛等企業合作的“橡鏈云”平臺正式發布,成為全球首個投入使用的橡膠工業互聯網平臺;海爾智研院“5G+MEC”端邊云協同應用項目和青島港5G智慧碼頭應用項目共同入選國家“2020年5G+工業互聯網十大典型應用案例”;海爾卡奧斯成為全球唯一擁有兩座“燈塔工廠”的企業……一個立足西海岸、服務青島、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工業互聯網集聚區高地正隆起。
政府培育 搶抓工業互聯網新風口
“工業互聯網不僅能讓企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還能推動新區傳統制造業的轉型,構建一個數字化的產業生態。”謝龍目說。日前,該區出臺了《西海岸新區工業互聯網推進實施方案(2020-2022)》,結合該區制造業豐厚的產業存量和平臺優勢,將工業互聯網這一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視為新型工業化的關鍵支撐,以頂層設計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提速。
青島西海岸新區積極搶占工業互聯網新一輪的發展窗口期,成立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由新區工委管委主要領導擔任組長,頂格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該區先后出臺《關于促進先進制造、科技創新、大數據和信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促進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政策文件,加強獎勵扶持引導,對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0萬元不等獎勵,對青島市認定的工業互聯網“555”項目按照市級獎補額度給予1:1配套支持。截至目前,共兌現區級扶持資金5395萬元,扶持引導388家企業投身工業互聯網。
推進工業互聯網,“新基建”是基礎。目前,青島西海岸新區正強化要素支撐,加快推進新基建布局,已累計建設5G基站3005處,建設數量居青島市第一,實現了5G信號城區重點區域和主要道路連續覆蓋。中國電信青島云基地建成東部沿海最大的數據中心,已建成11個標準IDC機房,投入使用2016個機架,打造天翼云北方核心節點,已服務華為、海爾等全國5000余家云服務客戶。未來三年內,新區機架總數可達到1萬個,對新區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數據支撐能力大大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加強資本、技術、服務、管理等發展模式創新,實施‘基礎設施提升、產業生態集聚、分類引導推進、技術創新引領’等四大行動,提升服務供給能力和資源配置能力,爭當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實驗場和排頭兵。”謝龍目表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王偉)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