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青島市民李女士有些焦慮。兒子在一所知名小學上二年級,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老師給孩子們留了一些數學復習卷,孩子答正常的題目都很順利,可一到最后有點難度的附加題就不會了。“聽說班里有的家長早就給孩子報課外班或線上課了,主打數學拓展提高,也就是奧數方面的思維訓練,我要不要也趁寒假趕緊給孩子找班去學奧數呢?”采訪中,還有許多和李女士一樣的小學生家長,在為這個事兒糾結。還有的過來人家長認為,“我家孩子小學數學挺好的,就是沒上奧數班,到了初中,數學竟然跟不上了,是不是因為沒上奧數的原因啊?”難道小學如果不學奧數會影響初中數學成績?到底該不該讓低年級的小學生學奧數呢?一起聽聽家長和老師的說法。
家長說
1
上了初中數學跟不上
是不是吃了沒學奧數的虧?
“初中的數學跟小學完全不一樣了,我感覺題目難,主要難在思維方式上。”初一年級浩浩的家長張先生告訴記者,原本兒子浩浩在小學階段數學學得不錯,但上了初中發現題目有難度,做題速度也慢了下來,他很擔心“難道是因為小學沒有上過數學思維班?”
于是張先生趕忙了解了一下,發現現在的奧數課都改名了,叫思維訓練或者思維拓展。“有線上課也有線下課,每周學一兩節,老師會教題,也有游戲等。”張先生考察發現,在這些數學思維班里從小學一二年級到初高中年級的學生都有,“學生們要先經過層層選拔和測試,看看適合在怎樣的班級級別,而那些頂級奧數班更不是只要花錢就可以上了,而是要在學員里優中選優。”張先生在幾家培訓學校一番考察后發現。
2
從低年級開始超前學
有的“打臉”有的“吃香”
“女兒是從三年級開始學奧數的,還記得最開始的時候原本在班里每次數學考試都是100分的她,沒想到一碰到那些數學思維拓展題,很多都不會或做錯,她很受打擊。”家長王蘭的女兒現在已經上小學六年級了,“后來我還是堅持讓她接觸,一邊上著奧數班,一邊在課余時間做計算、買傾向奧數訓練的教輔書,最后個性好強的女兒也堅決不認為自己比別人差。于是開始潛心學習,認真剖析每一道題。”王蘭告訴記者,女兒每每轉換不同思路,巧妙解出一題,都會成就滿滿,到后來她越學越有勁兒,興趣越濃厚。隨著解題思路的拓寬,知識儲備的增長,解題技巧和方法的熟悉,女兒變成了班里的數學學霸,很有自信。
而王蘭也成為了班里家長們照搬的對象,然而他們的很多結果卻大相徑庭。“看著別人家孩子,我也很慌,趕緊照著買了《大白本》《高思導引》《舉一反三》《一學就會》等很多傾向拔高的數學教輔,給孩子報了思維機構的數學網課。但沒想到孩子不但校外數學班沒興趣,校內數學測驗也不斷下滑。真是被現實‘打臉’。”家長趙女士說道,原來兒子在班里數穩定在95分以上,但沒想到開始上奧數班后,因為覺得難度大興趣低,進而效率低占用了很多時間,也影響了校內數學知識的掌握和基本學習習慣的養成,“經常刷題時間一長,孩子就出現字跡不端正,審題不認真,漏題……犯的都是低級錯誤。”趙女士才發現,超前超快的學習方式并不利于自己的孩子“消化”。而還有很多家長的孩子因為本身校內數學成績還不能達到95分,盲目進行校外奧數訓練,更吃了不少虧,“孩子對數學都有點厭學了。”一位五年級的家長說道。
老師說
1
小學數學重課內注意力
是否增加思維拓展需因人而異
“學習的目的不只是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習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過份超前可能會增加孩子學習的負擔,甚至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的小學數學老師周老師表示,首先小學階段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最佳時期,數學興趣的培養因人而異,有的學生不需要刻意培養便對數學充滿熱情,有的學生被培養反而產生厭惡情緒。奧數比平常的數學題看上去難,但實際上它用的是巧力。很多題目,如果用平常課本上學到的公式去求解,要分很多步驟,但奧數并沒有選擇常規的數學方法,而是另辟蹊徑很快求得答案。
“奧數成績好的小學生,腦子里會有很多種解題方法,看到一個題目時,會不停地在各種方法中做切換,做題多了,會一眼明白這道題用怎樣的方法解答。”長沙路小學六年級數學老師王老師認為,這種解題技巧,其實就是數學思維。因此建議家長們首先要正確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水平,全方位分析孩子的實力和興趣,正確考慮是否需要思維提高還是側重校內穩定,如果在能保證牢固掌握校內知識點的基礎上,想要上數學思維訓練班,那么也要適度、循序漸進地增加難度拓展思維。
2
初中數學重在打牢基礎
分層教學關注學科思維訓練
青島超銀中學廣饒路校區初一年級數學班主任彭上栩指出,初中數學相比小學而言,在難度和廣度上有提升,但是縱觀初中三年的數學考察仍然以基礎題型為主,因此小學是否學奧數不會影響初中的數學成績。“小學學了奧數不能與初中數學成績優秀劃等號,以這個學期為例,數學成績優秀更重要的因素是小學養成的學習習慣,如聽課、審題、讀題、答題等,而并非會解奧數難題。”彭上栩說道,學校課程是國家課程,有普適性,而奧數對于智力、思辨和空間能力等各方面要求都更高,總體來說比較適合學有余力的學生,在小學階段如果基礎不是太扎實的情況下,不建議花費大量精力放在提升訓練上,因為如果指導不得當反而會打擊學生信心。
“現在的初中數學試題中,確實有一兩道探究題、附加題等會與奧數有一定銜接,對發散性思維要求大,因此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也會采取分層教學。”彭上栩解釋,對基礎題掌握游刃有余的學生可以探究和適當訓練附加題、提高題,但基礎還比較弱的學生只需要抓好基礎題就可以了,雖然奧數和中考沒有關系,但學有余力有興趣的學生也可以通過適當訓練為高中和高考做準備。據他了解,目前班里上奧數班的學生并不多,一是由于奧數思維量大,對上課互動要求高,這方面線上課并不占優勢;二是,數學的學習重視一環扣一環,因此課上聽講認真效率高,就能夠保證數學各個知識點串聯緊密掌握牢固,這就是非常重要的“提高”。
記者手記
尊重興趣能力別變“強迫”
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發布了奧賽成績不得與招生掛鉤的“奧數禁令”,但奧數狂熱之風和就此帶來的負擔仍然強硬地影響著像記者一般的80后,以及隨后無數90后、00后們。從2017年開始,各大奧數競賽開始呈現出明顯的“降溫”趨勢,直到2018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整治校外培訓班,明確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讓一代代中小學生談之色變的“奧數比賽”首當其沖,許多由培訓機構主辦的多項數學“杯賽”終于被叫停。
遙想許多年前,中小學奧數像“起跑線”一般的存在著,家長們生怕自己家的娃被別人家的孩子落下、怕自家娃不能進入好學校和“尖子班”,不論怎樣都要送孩子學奧數,參加各種競賽,演變成了一種不論水平一概而論的“強迫”。而現在,雖然奧數不再與升學招生掛鉤,甚至很多家長并非計劃讓孩子走競賽路線,卻仍然時刻關注著層出不窮的數學思維班、數學拓展班,他們大多數追求的是提高孩子數學思維能力,能在校內數學成績拔尖,給中學打下好基礎,上了高中能選擇往奧數轉。
但是切記,拔高一定是有限的、合適的,奧數原本就是為少數聰明的孩子準備的高層次興趣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并把這種發散性思維運用到其它學科上。對于合適的孩子而言,學習奧數、破解謎題是他們完成挑戰和獲取成就感的方式。因此是否進行數學拓展提升,前提是孩子的能力、興趣和意愿。畢竟家長們都想要“魚與熊掌兼得”,能校內穩定+校外拔高是最好的,但如果不能實現拔高的效果,那么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穩定好校內成績就是最合適道路,而這也將成為一種良性循環,陪伴孩子慢慢成長和發展。(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健)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