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30日訊 “充電APP顯示此物流園安裝了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有時開車進來充電,車位上卻停放了燃油車,充不了電,而且充電樁周邊垃圾遍布,環境臟亂。”近日,市民李先生(化名)向青島日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李滄區湘衡物流園內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車位被“鳩占鵲巢”,影響了市民為新能源汽車充電。

近日,記者來到湘衡物流園實地探訪,在園區中部位置,看到立于雜草當中的充電樁,其中東西向的一排充電樁為慢充樁,數量為10個左右,充電樁周邊各類垃圾遍布,部分枯草高度甚至超過了充電樁,“一直沒人清掃,這一排充電樁最近才通上電,這么臟亂哪有車過來充電。”一位車主告訴記者。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一排慢充電樁自西向東的三個樁前尚有空地供車主充電,剩余部分充電樁前的空地停著各類燃油車輛,完全沒有為新能源汽車留有充電空間。與慢充樁相對是一排南北向的快充樁,這部分充電柱停著多輛客車,由于樁高不及客車,記者站在客車前幾乎很難看到這些充電樁。

當前,新能源汽車對充電需求越來越高,散布在城市不同角落的公共充電樁能夠極大緩解新能源車主的“里程焦慮”。“現在不少公共充電樁不是存在故障,就是車位被燃油車占據,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出臺一定的措施,確保充電車位能夠為新能源汽車提供服務。” 一位新能源汽車車主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正 文/圖/視頻)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