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2月4日1版

員工留下過年 青企誠意滿滿
青島港: 年貨紅包年夜飯樣樣有
高速軌道吊在岸線上一字排開,巨大的集裝箱被抓起又放下,自動導引車來回穿梭,一輛輛滿載貨物的貨車接連出港……2月2日,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上一片如火如荼的場景。
“泊位飽滿,生產繁忙。”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張輝各指著眼前的生產場景告訴記者,今年的集裝箱碼頭上大船多、集裝箱量也多,1月份新開的3條航線讓整個碼頭生產更加繁忙。“春節期間,國際班輪停班少,估計這種繁忙的態勢整個春節期間都會一直持續,”張輝各告訴記者,“預料到今年春節假期繁重的碼頭任務,集團提前研究確定了春節生產大會戰實施方案,制訂了詳細的疫情防控方案,尤其是對涉及居民日常生活的物資,將開設綠色通道,開展直裝直卸,保證供應。”
如火如荼的生產大會戰早已悄悄拉開帷幕,做好春節期間農民工工友們留青過年的服務和保障也早已統籌安排。響應留青過年的號召,張輝各告訴記者,公司有800多名農民工選擇堅守崗位,在青過年。“為了讓大家在青過好春節,我們近期緊鑼密鼓地開展了清欠保支排查,確保各環節沒有任何拖欠、克扣農民工工友工資的情況,同時逐一排查統計,幫助在企業工作的農民工工友領取西海岸新區政府發放的1000元消費券。”張輝各告訴記者,除了這些,企業還給每一位留青的農民工工友準備了春節禮包。“春節期間加班在崗能拿到2到3倍的工資,還有干果年貨、豐盛的年夜飯,每人200元的春節紅包,在青島過年也有在青島過年的熱鬧。”前灣集裝箱碼頭的幾個工人告訴記者。
在崗的春節怎么過?面對記者的詢問,農民工劉金霞認真想了一會兒。作為山東港口青島港董家口礦石碼頭公司生活服務中心的食堂保管員,劉金霞不僅要在崗過年,還要跟幾位同事一起,肩負著為所有工友準備年夜飯大餐的任務。“雖然還有將近十天才過春節,但我早就跟同事開始策劃年夜飯的菜單了,一定要讓在青島工作的兄弟姐妹們過一個好吃、好玩的春節。”劉金霞笑著說道。
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工作了15年,劉金霞已經把這兒當成了自己家。“說實話,這不是在崗位上過的第一個春節,跟幾百上千位工友在一起,年味兒一點也不少。”劉金霞告訴記者,今年她還獲得了“2020年度集團優秀農民工”,成為員工職業發展通道的六級人才,“我現在每個月能賺到7000元,跟入港前干的扛窗子往樓上送的苦力活、拼了命才能掙個五六百塊錢相比,現在的日子像喝了蜜一樣甜。”劉金霞告訴記者,作為一名農民工,這幾年雖然也吃了不少苦,但過得有尊嚴、干活就有勁兒。“新的一年我還想再學點新技能,跟同事一起自導自演文藝節目,希望也能在集團大舞臺上展現展現自己。”劉金霞說道。(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任曉萌)
海爾集團: 備好1500萬元“大禮包”
“這是我28年來第一次在外面過年。”青島海爾洗滌電器有限公司生產助理工程師范恬與2月3日與記者交流時說。1992年出生的范恬與是遼寧省本溪人,近期遼寧省多地出現的疫情讓原本決定回家過年的他心生顧慮。“這一路的風險都是未知數,我也不愿給家里帶去‘傳播病毒’的可能,再加上公司給我們的留青福利都很‘誘人’,所以我最終決定留在公司過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各地倡導外來務工人員就地過年,青島也發出留青過年的號召。但是如何讓外地員工在青島度過一個溫馨、祥和的新春佳節,在異地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這成為擺在很多企業面前的難題。面對這個難題,海爾集團已經交出了答卷。
據了解,海爾集團現有外來務工人員14987人,近期統計有近四成人員選擇留青過年。“我們集團預計投入1500萬元用于留青人員的‘衣食住行娛’等多方面保障,盡全力讓他們能在這里過一個溫馨的春節。”海爾集團工會副主席宋振華向記者介紹。

留青職工領到過年福袋。
據了解,海爾集團“衣食住行娛”保障服務深受員工歡迎,其中,“衣”方面包含:公司為每位員工免費發放特色時尚的新年服飾一套,并贈送員工利群購物消費券用于購買各類服飾和化妝品;“食”方面包含:春節期間為每位留青員工配送精致三餐。準備豐盛年夜飯,員工歡聚過大年,并在除夕當晚送給每人價值200元零食大禮包;“住”方面包含:由公司提前布置員工宿舍,掛燈籠貼春聯營造春節氛圍,還發放“美發券”讓員工享受免費美發造型;“行”方面包含:每日給予員工交通補助,在節后疫情緩解情況下給未返鄉人員增加節后探親帶薪假,并報銷往返車票;“娛”方面包含:利用職工公寓房間,打造電競室、轟趴館、K歌房等娛樂房間,并舉辦相應活動比賽。
此外,針對部分返鄉人員,海爾集團工會為每人發放防疫健康大禮包,其中包含一包濕巾、免洗消毒液、十個口罩、十個一次性手套以及一封防疫防控的信。針對省內返鄉人員,由公司自費安排包車,盡可能減少感染風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 萍 通訊員 王子楓)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