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這樣的朋友?
忙碌時絕少聯系,開心時不常想起,有事時偶爾想起,一個電話,一條短信,卻能讓你無比心安。
這樣的朋友,正應了那句:你忙你的,有事找我。
最好的友情,莫過于此。
01 最好的朋友,無需時時聯系
前一陣子,我突然收到一條微信,是我一個朋友發來的,邀我春節假期同去旅游。
說起來,我和這個朋友已經很久沒聯系了,上一次的微信記錄,還停留在去年的“新年快樂”。
但我們卻如昨日老友,一番暢聊,制定出游計劃。
結果沒過幾天,疫情爆發,我們只得放棄出行,乖乖待在家里。
至今,已過去了一個多月,這期間,我們都忙著自己的事情,誰也沒有再聯系誰。
身邊的共同好友都訝異于我們的友情,我們卻知道,這就是我們之間最好的狀態:各自忙亂,有事說事。
許多人都想象過自己與老友多年后重逢的場景,怕歲月無情,故人難認。
其實,不需時時聯系,有事找我,便覺得情義當如此。
《老友記》中,瑞秋和莫妮卡六歲相識,友誼一直持續到了高中,畢業后,兩人生活方式不同,慢慢地,聯系就逐漸少了。
多年后,瑞秋生活不如意,選擇逃婚,直接穿著婚紗就跑去莫妮卡家找她。
因為她知道,在這偌大的紐約城,有一個朋友,是她無需顧慮太多,就能全權依靠的。
這樣的朋友,不過問你的日常,不干涉你的過往,卻能在你最需要的時候,陪著你。
02 最好的朋友,不會缺席你人生的重要時刻
表姐是我們這一眾孩子的榜樣,名校畢業,月入過萬,每天輪軸轉地工作,用她的話說,工作就是她的一切。
去年上半年,表姐突然請了幾天假,回到家就開始收拾東西,打包行李。
問她要上哪去,只聽表姐說:“去當伴娘。”
這話一出,大家更驚了,表姐平時忙到沒朋友,上哪去當伴娘?
表姐才細細給我們說了她的那位朋友。
表姐和朋友是高中同學,關系一直很好,卻在臨畢業的時候鬧了矛盾,高考完后就沒了聯系。
后來表姐在大學失戀了,再加上那段時間臨近考研,雙重壓力下,表姐幾近崩潰,當時最先想到的,卻是高中那位朋友。
表姐主動給她打了電話,朋友知道表姐的情況后,二話不說,當即買了最早的票去學校找她。
那段黑暗的日子,是那個朋友不斷安慰她,照顧她的生活。
后來考研成功上岸,表姐也說多虧了那個朋友。
但經過多年,兩人的生活軌跡早已交錯,那一次之后,她們也都回到了自己的生活軌道。
前幾天,表姐接到電話,聽到那位朋友要結婚了,趕忙調整了自己的工作計劃,就為了能趕去給那朋友當伴娘。
她說,我和她雖不常聯系,但對方的重要時刻,我們絕不會缺席。
高曉松曾在《奇葩大會》上分享了一件往事:
高曉松在年輕時,有一段時間經濟不景氣,一直接不到活,找樸樹借錢,只發了“借錢”二字,樸樹也直白地回道:“賬號。”
后來樸樹沒那么火了,遇到困境,也只給高曉松發了兩字:“還錢。”
最好的友情大概就是這樣,不必時常維系,卻隨時虛位以待。
03 最好的朋友,即使不同路也同心
今年北京春晚舞臺上,陳大愚和朱春陽重現了父親們的經典小品《吃面條》,當鏡頭切到臺下坐在一起、眼含熱淚的陳佩斯和朱時茂時,網友們也無限感慨這二位的神仙友誼。
1973年,陳佩斯考進了八一電影制片廠演員劇團。十年后,朱時茂被調入此劇團,從此和同歲的陳佩斯成了同事。在1984年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陳佩斯和朱時茂憑借小品《吃面條》一舉成名。他們成為最默契的搭檔,在熒屏上創下無數經典。 1998年,兩人以《王爺與郵差》,作為謝幕作品,告別了春晚舞臺。
此后,陳佩斯在話劇舞臺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朱時茂則轉型做起了影視制作,合作多年的伙伴開始為各自的事業奮斗。直到十一年后,朱時茂導演喜劇電影《戒煙不戒酒》,找到老搭檔陳佩斯,兩個人重新匯聚,而陳佩斯的客串,成了全片一大亮點。
有些路,注定要一個人走,你不必同行,如果遇到了風雨,借一把傘足矣。如今兩位一同坐在臺下,淚光閃爍,我想不止是為這一場經典重現,更是感慨與身旁老友的這段時光吧。陳佩斯曾評價與朱時茂的友誼:“從來都沒有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
時間流逝,空間相隔,都不會令真正的友情變味,只會讓它如老酒般,沉淀發酵,愈存愈香。
朋友就是這樣,為夢想、為生活各自為戰,但你知道,只要你需要,TA就會一直在你身邊。
天南海北,希望你記得,你忙你的,有事找我。
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你和好朋友的關系是這樣的嗎?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