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5日訊 剪窗花、貼福字、吃糖瓜、寫春聯,濃濃的節日氣氛把李滄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裝點得喜氣洋洋。臨近春節,李滄區舉辦“我們的節日·春節”主題活動,共慶新春佳節,為社區居民送上濃濃的節日祝福。

春陽撫照、萬物滋榮,今天正值立春時節,專門從事民俗文化研究的鐘志鵬老師從立春講起,講述了人們臘月忙年的習俗和傳統。特邀嘉賓鳥蟲篆研究院專家從歷史角度講述了春聯文字文化的變遷和傳承。此外還現場連線了特約嘉賓上海政法大學文字顧問、甲骨文學者戴順強老師,從文字角度講述了福、富、畐字的差異,以及背后蘊含的文化歷史信息。

“今天真沒白來,學到了不少知識,還領了一對春聯和一幅剪紙畫。”到場參與活動的劉阿姨高興地說。一邊是講課聲娓娓動聽,掌聲陣陣;另一邊是手藝師傅捏糖人、寫書法、做剪紙。

現場的孩子們歡聲笑語,玩耍互動,將節日氣氛烘托的濃烈而隆重。春節期間,各單位還將對老黨員、道德模范、孤寡老人、困難群眾進行走訪慰問,為他們帶去新春祝福,讓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今年為迎接建黨一百周年,李滄區文明辦聯合李滄區國學研究會共同推出了“百場國學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文明實踐系列活動,將書法、篆刻、吟誦、禮儀、繪畫、茶藝、古琴、香道等各類傳統文化帶進千家萬戶,充分展現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魅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