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5日訊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駐魯高校中,山東大學有4個基地入選,中國海洋大學有1個基地入選。
觀海新聞記者了解到,第二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共有95個,涵蓋數學、物理學、力學、化學、生物科學、計算機科學、天文學、地理科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等類別。山東大學的物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化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生物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經濟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入圍,海大的海洋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入圍。此前公布的第一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駐魯高校中則僅有山大的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中國語言文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入圍。
據介紹,2009年,教育部會同中組部、財政部啟動實施拔尖計劃1.0,累計培養學生1萬余名,已畢業的6647名學生中98%繼續攻讀研究生,32%進入世界前50名的學科深造,逐步呈現出成為未來科學領軍人才的潛質。2018年,教育部會同科技部等六部門在前期十年探索的基礎上啟動實施拔尖計劃2.0。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的實施范圍也從拔尖計劃1.0的純理拓展到大理、大文、大醫,包括數學、物理學、力學、化學、生物科學、計算機科學、天文學、地理科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心理學、哲學、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基礎醫學、基礎藥學、中藥學等20個類別。
拔尖計劃2.0兩批共遴選199個基地,涉及60所高校,高校數和基地數分別是拔尖計劃1.0試點高校數和基地數的3倍和2.5倍。入選高校包括綜合、理工、師范、財經、醫藥、農林等多種類型,鼓勵高校分類探索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入選高校涵蓋中央部委所屬高校和地方高校,體現了“唯水平不唯身份”。兩批基地分布在19個省份,其中東部9個省份、中西部10個省份。鼓勵中西部高校以拔尖計劃2.0為牽引,帶動人才培養質量的整體提升。(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