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6日訊 2月5日上午9時,觀海新聞記者到達開平路街道紡織谷園區網格黨群服務站,青島市紀委掛職干部張雪薇正在為社區活動準備對聯、福字,忙碌之中臉上洋溢著幸福。“我是河北人,北大畢業之后來了青島,今年是工作的第一年,正好趕上疫情,今年就不回家過年了。”雪薇告訴記者,社區工作離基層最近,是政策傳達最后一步,工作比較繁雜。所以越是到了過年的時候,工作任務也愈發繁重。今年,國家號召就地過年,社區里的外地人員全部都留在青島堅守崗位。

對于今年不回家的決定,張雪薇說:“雖然有些遺憾,但考慮到當前特殊情況,家里人也很是理解并表示支持。作為一名黨員,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更要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現在不能回家,可以通過視頻電話的方式跟家里人取得聯系,向家人送出新年的祝福,待到春暖花開之時,再回來家看望父母,一起吃一頓團圓飯。”
對于很多人來說,春節是歸家,春節是團圓,但對于社區工作人員來說,春節更是責任,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平安團圓,他們選擇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疫情防控需要每個人參與,當前選擇就地過年就是一種重要的參與方式。“減少一個人員流動就減少一分風險,多一個人就地過年就多一份安全。回家就是小家的團聚,但因為責任和擔當,讓這個家變大了。”張雪薇說。

為體現特殊時期來自青島的關愛,鼓勵大家以愛為家、就地過年,《青島日報》發出倡議,號召大家留青過年,并聯系開平路街道共同聯合社會愛心企業擬為留青過年的社區基層干部、企業職工開展送溫暖行動。與此同時,開平路街道一方面聯系社區雙報到機關單位,一方面利用市場手段,整合資本力量,聚合“紅色合伙人”資源,廣泛發起“你留青過年,我為愛加碼”送溫暖行動。市北區統計局、農工黨市北基層委等機關單位,綠地控股有限公司、青島飲料集團、可恩口腔醫院等企業單位、國家文化部高級書法師、診所大夫等愛心人士積極響應,紛紛出資出力,讓大家感受到“留青過年”不一樣的幸福味道!愛心人士歡聚一堂,書法家現場寫對聯、寫福字、診所大夫現場義診,并共同為社區留青基層工作者、企業職工、困難黨員群眾獻上精神文化大餐、暖心“大禮包”、及濃濃的新年祝福,讓在青過年的朋友們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和溫暖。
身在異鄉非異客,他鄉亦可遇家人。一幅幅喜慶的對聯、各種字體的“福”字,濃墨飄香,一個個溫馨的暖心禮包,年味洋溢,共同傳遞著社會各界對留青過年職工的祝福,讓這個特別的春節,有了別樣的溫暖。(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金澤鈺)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