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久久91,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www,黄色三集片,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日本欧美在线观看视频,av久久久久久

“在線教育”成躲不開的話題!有家長給孩子一口氣報5門課程,學到晚上11點

“你家孩子報了哪些線上班,效果怎么樣?”進入寒假,“在線教育”成為家長和孩子們躲不開的話題。而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各類廣告,多數家長眼花繚亂,反復甄別、咨詢,才敢報名。“原本不想給孩子報名,看到身邊很多家長都在報,最終也沒忍住”“看廣告價格不貴,19元就有好幾節試聽課,所以報名試試看”“廣告里說都是清華、北大畢業的名師,想讓孩子體驗下”……連日來,記者采訪多名給孩子報名在線教育的家長,雖然大家也都擔心孩子假期負擔太重以及視力問題,但在身邊人的影響和廣告的刺激下,不少人還是懷著矛盾的心理給孩子報名上網課。

一名小學三年級學生寒假在線教育課程安排。

調查

假期給孩子一口氣報5門課程

“上午8點半英語課,下午兩點半數學課,晚上6點大語文課。”本市一所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媛媛說,她從放假以后就轉為在線上課,媽媽第一批給她報了不同網絡教育機構的語文、數學和英語的寒假班,每門課程10天時間,每天除了在線上課,還有一些作業要完成。放假以來,她每天多數都是在學習桌前度過的,上完一門課趕緊寫鞏固作業,然后準備下一門課程的預習,有幾天甚至到晚上11點多才完成當天的各種作業。

“還沒放假,手機軟件里就蹦出各種寒假線上課程的廣告。”媛媛的媽媽石女士說,這些廣告的宣傳語都很了解家長的心理,暗示家長不要錯過寒假“彎道超車”的機會,而且價格都不高,讓人很容易產生“試試看”的想法。

石女士和孩子班里10多名同學的家長交流后,發現孩子們目前的狀態都差不多,寒假期間都安排了各種在線教育課程,相比之下媛媛的課程還算少的,有幾名同學課程安排得更多,其中一名“學霸”級同學浩宇每天要上5個不同課程的在線輔導班。

“我們選的的確多了一點,主要是希望春節前多學一些,春節后看情況適當放松一下。”浩宇的媽媽李女士表示,“孩子每天晚上都得11點以后才能睡覺。”李女士說,雖然覺得孩子的課程負擔較重,但她沒有過多要求孩子的學習質量,特別是對9.9元購買的編程課,希望孩子略有了解即可。

“經過我們初步了解,八成以上的孩子這個假期都被家長報了兩門課程以上的學習班。”嶗山區一所小學二年級的班主任韓曉說,學校其實并不鼓勵家長多報班,因為有些孩子提前學習了下學期課程,在下學期的課堂上可能就不會認真聽講了。

反應

家長感嘆在線教育服務“周到”

給孩子選擇在線教育,很多家長的經歷大同小異:幾年前偶爾嘗試,去年疫情后“加速”,現在基本接受在線教育模式。記者采訪多名學生家長,梳理在線教育走入學生們學習生活的過程,發現多數是從幾年前開始流行的“一對一”外教課起步,發展到后來的各科均有在線教育大課。“最開始,除了線上的英語外教課程相對線下能有較大優惠,顯得性價比高一些外,其他科目課程多數還是選擇線下的課程,因為總感覺還是面對面教育的方式效果會更好。”石女士說,但后來隨著各類廣告贈送的線上體驗課以及相對較低的學費,開始逐漸嘗試,發現這些在線課程的服務以及授課的內容也不錯,就慢慢接受了。

“特別是在線輔導機構的服務方面,真讓家長們感覺‘殷勤周到’,讓人有試一下的沖動。”石女士說,她在2019年給孩子報了某機構的“大語文”課程,一直延續到現在,兩年多來各類假期班、提高班已經報過七八次了。

石女士列舉了體驗在線教育的過程:課前一周,滿滿的一大盒子資料準時寄到,有教材、筆、本,還有小玩具;課前3天,班主任拉你進群,通知課程安排,再一對一與家長電話確認,了解孩子情況;課前兩天,發來水平測試題,孩子做完后班主任一對一視頻講題,溫柔耐心,講到會為止;上課當天,任課教師深入淺出,可甜可咸,魔術、段子信手拈來;課后第一時間家長會收到孩子的課堂報告,告知答題情況、正確率。

“整個體驗過程非常舒心,用孩子的話來說,這些老師風趣幽默,挺喜歡聽他們講課的。”石女士告訴記者,她不忙的時候也會坐在孩子旁邊一起聽課,發現就算是小學三年級的課程,網絡輔導老師也會穿插普及各類知識、延伸內容,有不少知識點對家長來說也挺有收獲。

對比

線上線下教育各有優勢缺憾

線下和線上教育比較起來,各有優勢也各有缺憾。記者采訪多名家長了解到,在線教育的優勢體現在價格和管理成本上,線上課的價格多數是線下的一半甚至更低,并且還有一些錄播課,可以隨時反復回看;學生省去了四處“趕場”的煩惱,家長也更是省去了接送孩子的奔波勞頓和時間管理成本。

但在線教育也有明顯缺憾,成百上千人同時在線聽課,學生的上課狀態老師無法全面掌握,無法準確了解每名學生對所講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自覺性較強的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線上教育是不錯的選擇,但如果注意力容易分散或者基礎稍差的學生,選擇線上教育恐怕會事倍功半。

“通過比較,我發現在線教育對我們家孩子的效果不如線下。”家長李女士說,她專門給孩子報過英語的“一對一”線上課和線下的10人班課程,學習一段時間后她發現,在線上課堂孩子和老師的互動性略差一些,有時孩子會走神,不像線下課程注意力那么集中。

對于在線教育的缺憾,多數家長也有著比較理智的態度。“給孩子選擇在線教育,心要放寬一些,我們報的是語文和英語兩門課程,我對孩子上課的要求并不高,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就行了。”本市一所學校四年級孩子糖糖的家長梁女士說,比如英語的在線外教課程,就是想讓孩子有個和外國人交流的機會。

聲音

適合自己孩子才是最好的

“網絡教育是現如今科技飛速發展的產物,它的優勢在于不受空間限制,可以讓孩子足不出戶接觸到各種優質教育資源;種類多樣、內容豐富,可以極大拓展孩子視野;內容配有豐富、有趣的動畫,可極大調動孩子學習積極性。不過,它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李滄區書院路小學五年級班主任王珵珵告訴記者,網課有利有弊,適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王珵珵說,學生學習是一個交往互動的過程,學生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各方面的能力,線上學習互動形式有限,學生用語言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較少;針對性不強,無法適應孩子的個體差異,對孩子學習時的情況不能進行及時的調整與反饋;培訓內容以應試為導向,超標超前,不符合教育規律;學科類培訓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有的缺乏基本教育教學能力;長時間的網絡學習對于孩子的視力也會造成影響。因為在線教育種類繁多,家長在為學生選擇網課時也要理智消費,分析好孩子自身的情況,是需要課后鞏固還是需要拓展知識面,孩子在接受網絡學習時的專注力如何,孩子個體是存在差異性的,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適合網絡學習的環境,家長要做好全面的評估,切記不能因尋求心里安慰而盲目跟風,為孩子報一些并不適合他們的網課。(觀海新聞/青島早報首席記者 孫啟孟 記者 鐘尚蕾 實習生 賈曉妮)

相關新聞

亂象叢生“名師撞臉”

一些在線教育平臺找演員扮專家老師做虛假廣告  網上販賣焦慮引家長“入圈”

前幾年,保健品虛假宣傳亂象備受詬病,隨著相關部門的整治,這些問題已經少見。而近兩年,似乎此類問題轉到了網絡教育行業,各類在線教育平臺的宣傳口號、畫面讓人感覺似曾相識,各種“教育專家”現身說教,很多“學生及家長”大夸效果神奇,引起了家長的焦慮。近兩年來,在線教育“井噴式”發展,但同時諸多問題也暴露出來。今年1月份,中消協發布的“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中,點名了“在線教育服務亂象頻現”的話題,其中就存在輔導老師資歷造假、夸大效果、超期繳費、卷錢跑路等行業亂象。

多個在線教育平臺上的視頻顯示,一名女士有多種身份。

亂象1

“知名老師”其實是個演員

今年1月份,同一名“老師”在四家不同在線教育機構“說教”的視頻被網友給“抓了現行”,一張拼起來的四聯圖以及相關視頻迅速刷爆朋友圈。視頻及圖上的內容里,主角均是一名看起來貌似退休教師的女士,但就是這名女士,在猿輔導里是教了一輩子數學的小學數學老師;在作業幫里,她是聲稱“毀掉孩子的可能就是家長自己”的作業幫直播課宣講人;在高途課堂里,她又變成了教了40年英語的英語老師;而在清北網校里,她則是一位談吐優雅的資深教育專家......除此之外,經過網友們不斷翻屏爆料,這名“老師”還在抖音持續更新著“滅絕媽媽”的系列視頻。也就是說,這個所謂的“老師”其實是一個廣告演員。

四段“撞臉”的廣告,引起了家長們的熱烈討論,今年1月19日,四段廣告分別被相關教育機構下架。有媒體報道稱,廣告中的“老師”就是廣告供應商找的演員。而早報記者發現,這已不是在線教育機構在營銷方式上引起的第一次爭議。此前一家教育機構中,一名中年男子聲稱是這家機構的專業教師,而在另一家機構中,他又是一個焦慮的家長。

記者調查發現,去年8月,中消協就發布文章《這些“消費坑”,你避開了嗎?》,其中對在線教育培訓行業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統計,主要有以下三大類問題:一是部分培訓機構存在售前虛假宣傳、虛假承諾現象;二是在培訓協議中排除消費者權利、加重消費者責任或者免除自身責任;三是一些培訓機構誘導消費者辦理貸款支付培訓費用,消費者因培訓質量問題要求退款時,以各種理由拖延、拒絕。

亂象2

對教師履歷進行美化造假

記者了解到,多數正規在線教育機構的教師身份主要分為主講老師和輔導老師。按照正常的情況,主講老師既依靠外聘,也有自主培養,大多具有專業背景,輔導老師則以大學畢業生為主,負責督促學生上課、跟蹤上課效果以及輔導課后作業等。但為了吸引用戶,一些在線教育機構卻進行教師履歷“包裝”、美化,甚至造假,就如上面“撞臉”廣告。

早在2019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規范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明確規定所有教師需持教師資格證上崗,并且要在培訓平臺和課程界面的顯著位置公示培訓人員姓名、照片和教師資格證等信息。但早報記者調查了解到,除了少量正規在線教育機構在網站上全部公示教師的資格證明外,多數機構只有宣傳卻沒有公示證明。

突出優點、隱藏缺點,是這些機構美化教師的主要方式。“比如,畢業的學校不知名就突出自己有經驗,曾帶過多少學生,課時數達到多少。經驗不足就說自己在學校時成績很好,再報出一個較高的高考分數。”曾在家教輔導平臺做過專職教師的張先生告訴記者,機構網站一般不會同步上傳畢業證、教師資格證、榮譽證書等真實信息,家長很難辨別真偽。

亂象3

通過夸大渲染“販賣焦慮”

“你不來補課,我們就培養你孩子的競爭者!”“今天補習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90%的家長都會犯的錯!學習方法是拉開成績的關鍵!”“你不注重孩子XX能力的培養,孩子將來就落后同學一大圈!”“你的孩子已經落后在起跑線上了,不懂來問我!”“成績忽高忽低,孩子急做家長的更急!”……不少在線教育廣告背后帶有很強的營銷目的,用販賣焦慮的方式來引起家長們注意。

在很多的體驗課、教育廣告中,一些所謂的教育“專家”們,也在說教中側面鼓吹著一些讓家長們很焦慮的言論,把部分孩子的普遍正常行為給夸大渲染,說成一些不得不解決的問題,加重家長的焦慮。甚至,在猿輔導的某個視頻廣告中,還出現因為家長不給孩子報輔導課,學生和家長反目成仇,最后家長不得不以給孩子報名來緩解家庭矛盾的內容。

“我在家長會上就提醒家長們,千萬別看這些在線教育的宣傳廣告,看完后你可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正處在水深火熱中,一定會想趕緊給孩子報各種班。”青島太平路小學的班主任劉老師說,通過平日的家訪和交流,他能深切感受到學生家長們在孩子教育上的焦慮感,其中很多是受校外輔導班宣傳的影響,有很多的焦慮是完全沒有意義的,但家長們卻一時想不明白。所以,他只能在家長會上作這樣的提醒,孩子在成長階段,確實會有各種問題,但多數沒有那么嚴重。

手段

騷擾推銷:比你更“熟悉”你的孩子

以電話推銷為主的營銷手段讓家長不勝其煩。多名受訪家長表示,有時甚至一個月能接到近百個在線教育機構的電話轟炸。很多機構打來的營銷電話中,能準確說出你孩子的姓名、年齡、年級等。

“我曾接受過VIPKID在線教育機構的給孩子贈送的一節體驗課,體驗后覺得不合適孩子,就明確說了不報名,結果對方就隔三差五打電話、發短信問報不報課或贈送體驗課,拉黑一個電話還有無數個電話打過來。”學生家長王女士說,這種電話持續了大約半年多的時間里,到現在還偶爾會有這家機構的電話打來。“廣告吹得天花亂墜,但實際體驗很差。”李滄區一名小學生家長鄒先生曾通過電話營銷,給孩子報過英語、編程、思維等在線教育課程,但接連為孩子報名參加了幾家機構的課程后發現,上課體驗跟廣告宣傳相去甚遠。”鄒先生說。

“釣魚”營銷:低價課程拴住家長

“49元33節課,再包郵送教輔材料”“19元20節課,另享受價值499元大禮包”……為搶奪流量和迅速擴大用戶規模,不少在線教育機構頻頻推出超低價課程,甚至我們手機的朋友圈里,也經常出現9.9元10節課,零元免費課等宣傳。吸引用戶購課后,課程尚未結束就要求續課或預付課程費。

記者采訪一名在線教育的業內人士,他透露,在業內,在線教育和一般的物品營銷是完全一樣的。“比如之前你在廣告中報名了20多元的10節假期課程,我們肯定是想后面長久地穩固住你。”這名業內人士說,單說這20多元的課程,性價比還是極高的,但如果把20多元的課當作在線教育的通行標準,那恐怕就要失望了。最后一節課結束往往是在線家長會,其實就是推銷寒假正式課和春季課程,用“兩天之內下單有課程贈送”、“本價格只限今天”之類的說辭催促著家長盡快下單。(觀海新聞/青島早報首席記者 孫啟孟 記者 鐘尚蕾 實習生 賈曉妮)

“燒錢”大戰 “金主”不斷

去年全國在線教育投資超千億元

企業競爭加劇、行業內耗嚴重

近兩年間,在線教育獲得了“加速發展”,資本市場也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這里,網絡教育成了外賣、共享單車等行業后又一個資本角逐的市場。今年1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了《誰在辦?怎么管?資本漩渦下的在線教育》一文,揭露了當前在線教育行業在資本助推之下,在線教育企業競爭加劇、行業內耗嚴重等問題。“教育關系到孩子的未來,而資本角逐的目的在于盈利,這不得不讓我們做家長的擔心。”市民杜先生提出他的擔憂。

營銷大戰

廣告鋪天蓋地只為搶占市場

在線教育的營銷戰場上,“燒錢”推銷的策略一直被反復刷新。其中猿輔導和學而思在2019年的夏季營銷戰被稱為“載入歷史的一戰”,因為戰況激烈,“猿輔導”一年燒了14.9億元在營銷上。但這一認知很快被顛覆,因為在2020年,這筆錢還不夠燒3個月的。越是想砸錢結束“戰爭”,反而越看不到結束的跡象。

“根據業內的統計,2020年前9個月,猿輔導、作業幫、學而思網校三家在廣告和銷售方面的投放總額約為55億元,是2019年同期的兩倍以上。為了搶奪流量和迅速擴大用戶規模,在線教育推出大量低價課程,已成為繼電商、游戲之后主流平臺的第三大廣告主。”青島一家在線教育公司的市場部門負責人徐先生告訴早報記者,去年以來,各在線教育機構在廣告上“燒錢”打營銷戰可謂“不計投入”。徐先生總結,營銷戰第一輪,就是推廣免費課,業內人士都還記得,去年大年二十九各機構連夜籌備,免費提供春季課。結果,猿輔導把開課時間提前到2月3日,緊接著,學而思再次把時間提前到2月1日,所有機構都在爭搶更早發布免費課,因為越早吸引到用戶,就能越快占領市場。

如今,線上和線下的所有渠道,只要是有可能觸及目標用戶的地方,都會看到在線教育的廣告。無論是刷微信朋友圈、刷抖音、看新聞……在線教育無處不在,到處在提醒你買網課。造成這種人們被廣告包圍的情況,是每家公司數以億元計投放的結果。據統計,去年5月份成了各家比拼綜藝節目贊助的一個月——跟誰學贊助了《極限挑戰》,猿輔導贊助了《最強大腦》,作業幫贊助了《神奇的漢字》,瓜瓜龍贊助了《妻子的浪漫旅行》。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教育行業對綜藝的贊助數量增加了2.5倍。為了在用戶心中刷存在感,有人做過統計,在2019年暑期,在線教育廣告平均每刷10次抖音就會出現一次;到了2020年暑假,每刷5條就能出現一次。

在線下的操作中也是如此,很多的在線課程給出的優惠力度特別大。“有很多特別便宜的課程,比如20元課程,甚至零元課程,他們肯定收不回來本。”有家長說,僅是給寄過來的材料費、快遞費的成本就超過收取的費用了。

搶人大戰

名校畢業生成重點關注對象

“至少工資待遇高,工作也靈活,雖然無法判斷未來,但能攢下人生第一桶金。”2019年從清華大學畢業的小高應聘到一家全國知名的教育培訓機構,經過短暫的培訓后被分配到青島,在這家機構的青島分校任教。她說,目前她帶了8個小學班的數學課程,每周要上6天,共16節正式課,還有臨時安排的各種體驗課、教學活動等,期間要備課、檢查學生作業、單獨輔導個別學生,回答家長的各種提問,每天晚上也要加班到很晚。“累是累了些,但是我現在一年可以拿到幾十萬薪水。”小高說,這在和她同級的同學里也是比較高的。

有媒體報道,各大互聯網、教育培訓巨頭以及培訓機構新秀在布局應屆生招聘時,都將清華北大等名校畢業生作為重點關注對象。2020年3月,字節跳動發布招聘信息表示,為了大力推動教育業務,教育業務招聘超過一萬人,其旗下的清北網校在招聘教師崗中明確規定要求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網校的“千里馬計劃”從2020年也開始優選清華、北大等優秀畢業生;新東方、作業幫、掌門一對一等在線教育機構的招聘也優選雙一流院校及海外名校的畢業生。“總部明確,給清華和北大學生開出的保底年薪基本上是30萬至40萬元,這已經是應屆文科生能在全行業拿到的最高工資水平了。”青島一家全國知名培訓機構的人力資源負責人曹先生說。曹先生告訴早報記者,一方面,培訓機構都需要名校畢業生的學歷來做宣傳,另一方面,對應屆畢業生來說,只要能力足夠出色,這種“高成就、高回報”的工作,讓他們找到了“實現個人價值的舞臺”。

資本大戰

千億資金去年投向在線教育

在線教育為什么這么愛“燒錢”?“燒錢”到底燒出了什么?答案是背后的資本運作。據艾瑞咨詢統計,2020年資本向在線教育行業累計輸送的1034億元中,80%都流向了頭部的5家公司,融資額最高的是猿輔導333億元。網上也有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在線教育行業用戶規模從2016年的1.04億增長到2020年的4.23億,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2218億元擴大到2020年預計的5000億元。

根據資料顯示,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融資TOP10項目共拿到462億元,占全年融資總額的85.67%,獲投方分別為猿輔導、作業幫、翼鷗教育、美術寶、愛學習、編程貓、豌豆思維、火花思維等。其中,猿輔導、作業幫兩家平臺融資總金額高達380.1億元,占行業全年融資總額的70.48%。

資本的基礎屬性是逐利,所以它的盈利,處處都體現一個“快”字,這和教育的規律周期、教育的創新周期,以及教育成效所體現出的“慢”字完全相反。“流量、宣傳和擴張的優先級,都高于內容的優化和產品的創新。內容上暫時落后,模仿的成本還比較低。但如果失去了市場的話,就意味著只能躺平了出局。”一名業內投資人士說,這就是各家線上教育機構“燒錢”的原因。

說法

選擇在線教育

應該因娃而異

國家明確要求,面向中小學生的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但一些在線教育機構通過打折、返現、優惠等方式,誘導家長超期繳費。對資金依賴大,也意味著機構運營可能存在較大風險。近半年來,就有多家線上教育機構“爆雷”:在線英語學習機構“阿卡索外教網”被曝外教教學質量差,遲到、玩手機等現象屢見不鮮,且教學資質認證存疑;“噠噠英語”被指擅自修改課程屬性,主修課縮水變身口語課;去年10月,“優勝教育”被曝總部人去樓空,家長退費困難重重,教師薪資也被拖欠;去年12月,“學霸君”被指經營不善、學員申請退款、教師被辭退,眾多學生家長求告無門……

“受疫情影響,線下課外培訓班遇到各種困難,給在線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契機。”青島理工大學教育心理學副教授劉啟輝告訴早報記者,教學活動改至線上,這讓在線教育用戶的規模快速增長。“在線教育的方式更適合自律的孩子,家長在選擇在線教育課程時,最好根據孩子的性格情況而定,盡量參與陪同。”劉啟輝表示,由于相關的監管體系尚未建立,在線教育平臺幾乎沒有準入門檻,因此家長在選擇課程時要慎重理智,不要把對孩子的學習、復習和監管責任等都寄托在在線教育上,那樣很有可能會毀掉孩子原本打好的學習基礎。(觀海新聞/青島早報首席記者 孫啟孟 記者 鐘尚蕾 肖夢婕)

責任編輯:孫麗榮

分享到 分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一级在线视频| 美国一级片免费观看| 肥大bbwbbwbbw高潮| 91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麻豆| 日本午夜久久| 精品国产一级| 精品亚洲午夜久久久久91| 91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精品一区| 少妇高潮一区二区三区99小说| 一级女性全黄久久生活片免费 | 免费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麻豆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456亚洲精品| 午夜理伦影院|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av午夜影院| 中文字幕a一二三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四虎电影|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91精品久|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午夜av影视|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影院久久| 91热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日韩av在线一区| 午夜伦全在线观看| 人人澡超碰碰97碰碰碰| 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三级视频一区| 久久一级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 91九色精品| 国产黄色网址大全| 国产一区欧美一区|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国产大学生呻吟对白精彩在线| 欧美日韩卡一卡二|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韩日av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图片| 欧美精品第一区| 日韩欧美国产高清91| 午夜激情综合网| 少妇厨房与子伦免费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国产精品87| 年轻bbwbbw高潮| 亚州精品中文|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久久99精品国产| 久久一二区| 国产在线一卡| 国产日韩欧美第一页| 日本久久丰满的少妇三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高潮| 中文字幕a一二三在线| 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91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色综合| 国产精品一区一区三区|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视频 | 欧美午夜羞羞羞免费视频app|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97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模亚洲| 欧美freesex极品少妇| 亚州精品中文| 99日本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二| 亚洲**毛茸茸| 久久午夜精品福利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