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三天過年,
此時你的心情是,
激動?平靜?還是有點方?

小時候,如果問觀海君同樣的問題,
那答案肯定是“激動”,因為可以收到壓歲錢!

壓歲錢是年節習俗之一,傳說是為了壓邪崇。
因此,最早的壓歲錢其實不是“錢”,而是鑄成錢幣形狀的辟邪品。
(相關鏈接:壓歲錢不是“錢”、正月不理發……過年這些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一般都是除夕夜吃完年夜飯后,長輩給小輩,以祝福晚輩平安度歲。

不過回頭想想,
觀海君拿了那么多年的壓歲錢,
原本應該有一筆不菲的收入,
結果現在卻是“空空如也”。

所以問題來了,
小時候收的壓歲錢去哪兒了?
結合廣大網友的激烈討論,
觀海君總結了以下幾種情形:
NO.1 自己存著
此情形可以提前培養孩童時期的理財思維,樹立金錢觀,提高“財商”,

不過,可能最終逃不過“想象豐滿,現實骨感”的結局。存著存著,就莫名其妙地沒有了~

NO.2 父母管著
此情形應該為大多數壓歲錢的去向,
因為大部分家長認為,
壓歲錢其實是大人們之間的人情往來。

NO.3 買了東西
有人認為壓歲錢的快樂在于,
可以直接變現為你想買的東西,

雖然錢沒有了,但多巴胺蹭蹭上躥,
好開心!

NO.4 壓根就沒收到
如果真有這種情形,
觀海君只能送上一個“溫暖的抱抱”。

針對大部分壓歲錢被父母管著,
又一個發自心底的“靈魂拷問”出現了:
“壓歲錢該不該上交父母呢?”
有專家對壓歲錢的歸屬和分配作了相關法律分析:
如果是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應當由其父母代為支配。

面對孩子一下子擁有了一筆“巨款”,如何處理,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選擇。

掠取型
存著存著,就成自己的錢了。

開放型
都給孩子,自由去支配。

保守型
給孩子到銀行開個賬戶,把每年的壓歲錢都存進去。

壓歲錢看起來是一件很小的事,但卻考驗著父母的智慧。
不過,觀海君認為,
現在還能收到壓歲錢就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了!
春節馬上到來了,你們的壓歲錢在路上了嗎?
觀海新聞綜合自人民網、新浪微博等網絡素材,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