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孵化載體圍繞賦能企業發展,探索更多服務新形式、新路徑——
一場“下午茶”,“喝出”千萬“大買賣”
最近,青島中誠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第一代”微孔輕量級新材料正式投產。這是一種可用于頭盔、護膝等高速運動防護裝備的材料,中誠高分子依靠它“敲開”了韓國一家世界頂級防護頭盔制造企業的“合作之門”。據估計,該產品今年將為企業帶來超千萬元的“增收”。
就像劍橋大學的“下午茶”喝出了6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這樣價值上千萬元的“大買賣”,也來自一次輕松愉悅的“下午茶”,而這也是青島諸多孵化載體服務在孵企業的一種創新模式。
“你就是我要找的‘上游’!”
“我們中誠高分子依托哈爾濱工程大學,在新材料輕量化領域深耕多年,在聚合物微孔材料技術開發方面還是比較有實力的。”
“在新材料輕量化應用領域,中誠高分子可謂當之無愧的‘領頭羊’!我們草冒科技也一直專注于新型材料的研發,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合作?”
“中誠高分子最近在發力突破更輕量級的運動防護用新材料,但是對于適合進行微孔處理的新材料,我們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供貨商’。”
“太好了,草冒科技最近通過改性技術,研發生產了一種新材料,正愁找不到‘下游’市場,不知道是不是中誠高分子需要的‘上游’?”
這樣熱切、務實又高效的對話,發生在市工研院圍繞服務在孵企業舉辦的一場“CEO下午茶”活動上,現場來自青島十余家新材料企業的掌門人齊聚一堂,喝著茶、吃著水果,談著合作。
當天活動上,在青島草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俊豪剛剛“毛遂自薦”完,中誠高分子董事長韓世輝就激動地坐不住了。他忙接話道:“太好了!王經理,快給我們介紹一下這款新材料的特性。”你來我往沒幾句,韓世輝和王俊豪就在現場認定彼此就是雙方正在尋求的“上下游”。
交流一結束,中誠高分子與草冒科技便簽訂了合作協議,共同開發新型輕量級運動防護用彈性新材料。短短一個多月過去,合作雙方“1+1>2”的效果就顯現得淋漓盡致。
韓世輝告訴記者,在草冒科技提供“上游”新材料的基礎上,中誠高分子的微孔技術發揮了最大價值,一款新型微孔新材料已經面世。“這款材料實現了進一步的輕量化,防護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已經得到了海內外廠家的認可。”韓世輝說,“保守估計,這一項產品今年就將為我們帶來超過一千萬元的營收。”
同一場“下午茶”交流中,達成合作的還有一起與會的沃拉爾特、嘉豐新能源、中科泰新能源三家企業。交流中,他們發現各自的產品聯系緊密,同樣“一拍即合”,真正實現了“上下樓就是上下游”。
賦能企業,更快更新更高效
讓中誠高分子和草冒科技達成合作的“下午茶”,是市工研院服務在孵企業的一種創新模式,而且已經實現了常態化。而這樣行之有效的活動,就是去年以來島城孵化載體服務形式越來越新、越來越活的“縮影”。
不難發現,在青島,路演、會議等“傳統”形式正逐漸退出“主舞臺”,以沙龍、下午茶、聯席會等為代表的全新活動形式頻頻出現,為創業企業拓展合作、對接資本市場、尋求優質服務提供了更“熱鬧”、更高效的選擇,成為青島創新發展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先交朋友再“談錢”。在創聯工場,與青島金融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星未來資本下午茶”為“創”“投”雙方精準開啟了“輕社交”的模式。每場活動邀約2-3家投資機構與2-3個項目,針對項目進行圍桌介紹、討論、交流,讓創投對接更有效、更有價值。在這里,企業對接資本不再選擇臺上路演臺下點評的“疏遠”模式,而是營造了不分彼此、品同一壺香茗的“朋友氛圍”。投資人、企業家、服務機構代表們歡聚一堂,圍繞投融資、創業及產業服務等進行探討。
在鄰客理想中心,聚焦ToB端企業級服務解決方案等“硬核需求”的青島科創沙龍也在定期上演。畢業于英國劍橋大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商學院、亞歷山大大學等知名高校的“海歸”們定期來到這里,以講故事的形式為企業帶來“干貨”“硬貨”,為島城“創客”梳理全球創業思路。
在市工研院,科技金融“四長”聯席會議匯聚了近30位包括局長、行長、園區長和董事長在內的代表,讓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科技孵化載體和企業代表用“開小會”的方式談問題、找方法、辦實事。“四長”直接參與、當面交流,省掉了“上傳下達”的“中間環節”,為解決企業問題提供了“捷徑”。
不管是“下午茶”還是“沙龍”,都具有天然的親近感,都搭建了聚集企業、資本、載體等創新要素的平臺。規模可以不大,賦能卻是不小,透過這些不一樣的活動,我們看到了這座“青春之島”對賦能中小企業發展新路徑的探索。(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