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來了,創想者
”挑燈看劍,回望人海起落,揚帆,與歲月放歌。”馬云與王菲合唱的《風清揚》里的這句歌詞。吟唱的對象,也是彼此身邊的你我。青島是一座青春之島,是一座正在創業的城市;它喜歡成就青春,成全創新,成人之美;在充滿歷史和榮耀積淀的全國城市榜單上,它是一只年輕的“獨角獸”。
到底什么是開放、現代、活力、時尚?最淵博的辭書里,恐怕也找不出最恰切地注釋。青島的城市特質,早已內化、賦能在了每一個創業者的生活日常里。
任正非說過:惶恐才能生存,偏執才能成功!人生如海,以夢為馬,方能馳騁天涯。篤定知行,方能兌現夢想。在青島這個創業者心向往之的“熱帶雨林”,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有故事的“弄潮兒”,亦創業,亦冥想;亦創新,亦理想;亦創造,亦夢想,姑且歸類為——創想者。他們大多都沉醉于一個信條:生命中精妙的章節,不是實現目標的那一剎那,而是痛并快樂的過往。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每個人心中開機,以人生當內存,把夢想當CPU。即日起,青島日報社(集團)官方客戶端——觀海新聞,區市頻道與視頻音像中心聯袂呈現首檔輕訪談節目《創想者》,關注那些兼具煙火情懷和英雄主義的人們,用紙、筆、鏡頭、聲音等多維度融媒體內容,用互聯網撰寫、存儲、分發他們的青島故事。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林世保與鐘少敏,是一對學弟學姐組合。
學姐被青島的大海所吸引,來到青島工作,學弟一路追隨。
后來,一個為了圓田園夢,一個為了圓品牌夢,兩人又辭職在嶗山創業,成了“山間別院”的老板和老板娘。
4年來,兩人玩出了魔性小院子,不僅吸引了眾多粉絲,還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書中云:把生活折騰成理想的樣子。
01、第一次看大海,就被青島迷住了
林世保與學姐鐘少敏是在山東農業大學相識的,兩人都是學校文學社的分社長,雖然一個是機械專業,一個是計算機專業,但理工生的思維掩蓋不了他們喜愛文學的氣質。
2001年夏天,鐘少敏到青島游玩,第一次看大海,這位高密女孩就被青島吸引住了,按照她的話說,畢業后,一定要來看海。畢業后,鐘少敏成為青島某高校的老師。
一年后,林世保追隨學姐,來到青島工作。林世保從品牌策劃公司的文案開始干起,10多年來,一路干到了策劃總監、副總裁、合伙人。
02、第一次到嶗山,喜歡上了老院子
“山間別院”是涼泉社區的一處老院子改造而成,依山而建,院子里有三排瓦房。門口是紅艷艷的凌霄花,進門右側有一個名叫“后宮”的兔籠子,雞舍里的雞被稱為“功夫土雞”,菜園叫“良知菜園”,果園叫“林伯伯的犟脾氣果園”,還有秋千、草亭子、葡萄架,每一處小景觀都有對聯或者是一些有趣的打油詩。
“有人把日子過成詩,而我們則過成了‘打油詩’。”林世保笑著說。
從一個斯文而嚴謹的品牌營銷人,變身成為“鄉下人”,林世保說,角色的轉變其實是為了圓夢。
2014年盛夏,兩人到涼泉社區游玩,初見老院子,就驚艷于她的美。
“紅瓦藍天,綠樹蔥郁。鳥叫蟲鳴,不絕于耳。雖然因為年久失修,房屋有些破敗,田地有些荒蕪,但在我眼中,她便是陶淵明筆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世外桃源了。”鐘少敏更有感性。
“學姐有一個田園夢,這也是我的夢,另外我還有一個品牌夢。以前都是給別人打理品牌,其實我也想為自己打造一個品牌。”林世保說。說到為什么取名“山間別院”時,他說:“從字面意思看,是深處山間的一個清凈優雅的小院。但在我內心深處,還有另外一層愿望:一定要將她打造成這世界上最獨一無二的、最‘特別’的院!”

03、不著調的思維,被他用在別院上
當時,林世保的年薪在30萬元左右,鐘少敏的年收入也有10萬以上。為什么要放棄高薪,為什么要自討苦吃,面對一些親朋的諸多不理解,兩人只是微微一笑: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這是他們的第一次創業。
老院子的主人被兩人的誠意所感動,同意這對夫妻檔來打理老院子。林世保和鐘少敏不想著大破大立,決定對房屋不做任何結構性的改變,只在現有基礎上采取必要的修繕。
這樣做,一是為了向老院子致敬,它們作為歲月的見證者,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再者也是考慮到資金的問題。
這世上,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林世保說,不是他們故作清高不想要好看的皮囊,而是好看的皮囊注定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創業之路,處處需要用錢來填,所以每一分都要花在刀刃上。
搭建一個草亭子,林世保詢問景觀公司,要花3萬元,最后他和父親、岳父上陣,只花了3000元就搭建好了,這個亭子被取名為“我慢亭”,林世保還在亭子上掛上一副對聯:
上聯:與其忙忙忙,忙忙碌碌平平庸庸過一生。
下聯:不如慢慢慢,慢慢悠悠認認真真成一事。
菜園建好了,果園建好了,雞窩也圍好了。林世保絞盡腦汁,非要憋著勁給菜園、果園、雞窩起個有趣的名字。一個多月后,終于想好了名字,菜園叫“良知菜園”,果園叫“林伯伯的犟脾氣果園”,雞舍叫“功夫土雞”。
林世保將“不著調”“不正經”的思維在小院里做了徹底的發揮。比如他做了個秋千,樣子很普通,跟其它秋千并無多大差別,但他給它起了個好玩的名字:“歡樂牌秋千”。還有一句好玩的廣告語:“蕩一蕩年輕十歲!”于是每個人在蕩著秋千時,心里便多出了許多歡樂。
兩人還在院里挖了個魚池。因為挖得方方正正,不太好看,被客人調侃了幾次后,林世保索性給它起了個很個性的名字:“魚的澡堂子”。很有點自黑的意思,每個人看了,也都會心一笑。
在院子里,還有一棵很粗很粗的大楊樹,樹齡有六七十年了。林世保給老樹起了個名字,叫“閱盡風花滄桑樹”,他還寫了一首打油詩掛在樹上:
老樹今年六十八,閱盡秋實和春華。
看著娃兒長成才,看著青年白了發。
人生忙忙又碌碌。爭名逐利圖個啥?
淡看世間風和雨,笑談落葉和繁花。
別院里還有一個“拍腦袋拍出來”的烤場、一個名為“贗品小江南”的花園、一條寫著“坐坐這條長凳,聽聽自己心聲。今世做點什么,方才不枉此生”的“立志牌長凳”……

04、第一年賠了,然后第二年開始一路瘋漲
2016年,經過半年多的打造,兩人的“山間別院”開始營業了。鐘少敏辭職后,專職在“別院”里工作。第一年,因為經驗不夠,營業額僅有50萬元,扣除人工等各項開支,兩人還賠了一些錢。
“前期投入了60多萬元,等于是把我們多年的積蓄全花光了,但是面對挑戰,我們絲毫沒有氣餒,我們很有信心,一定會把這事業干好。”林世保和鐘少敏相互打氣。隨后,林世保也從單位辭職,正式當起了“山間別院”的老板。
回想創業之初的情形,林世保說那時最大困難是沒有客人。“想想就心慌,以前上班收入高,也穩定。自己創業后就完全不一樣了,沒有客人就沒有收入,面對的是種種未知。”
“凡事還得從自身找原因,生意不好說明自己做的不到位。該怎么辦?首先一定要把小院做得足夠有吸引力。其次還要會傳播。如今是移動互聯時代,很多時候傳播是不需要花錢的,但關鍵問題是你要把內容做扎實了,做有趣了,讓別人愿意主動為你傳播。”林世保說。
這恰正好發揮了他的特長,他用14年的品牌策劃思維,在別院上處處創新:給每一個房間起名字,講故事,讓院子每一個小景觀帶上對聯或者打油詩,每一句話接地氣,風趣幽默,又發人深思。
很快兩人在經營上如魚得水。第二年的營業額比第一年翻了一番。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兩人商量著轉型鄉村文創產品,策劃推出了眾籌“童年麥香味石磨面粉”活動,不到10天就眾籌了40多畝地,2019年,眾籌畝數超過了60畝。到今天為止,已經先后推出了“功夫土雞”、“功夫笨蛋”、櫻桃罐頭、棲霞蘋果等6種文創產品,發展會員數百名。山間別院的營業額也是逐年遞增,如今每年都在上百萬元。
“我做不出中國最美的院子,因為那要花很多錢,但我可以做中國最有趣的院子!”林世保說。“我要做一個‘五有’小院:有信仰、有創意、有歡樂、有溫度、有意義,要足夠好玩,讓每一個來過的人都愛上它。”
05、“魔性”小院的背后是“120分思維”
林世保深諳小品牌省錢制勝的思維。他常給來別院游學的中小企業主們分享這些思維。比如:“大”品牌思維、全景鏈接思維、符號思維、主動傳播思維、爆品思維等。
“對于創業初期的小品牌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自己的清晰符號。比如別院一直在努力建立‘魔性而有趣的小院’這一符號。另外凡事要努力做到120分,如此才能不斷超越。”
兩人在打造小院過程中,處處可見120分思維的影子。比如做條幅,別人的開業條幅一般都是“熱烈慶祝某某店盛大開業”之類,林世保說這樣做不能引起別人的關注,更別談有人會主動為你傳播了。于是他的開業條幅這樣做:
“他們都說,開業得掛個條幅,這樣才有氛圍。”
“額……好吧,俺們開業了!”
一個月,條幅被大風刮破了,于是又重新做了幾條:
“先前的開業條幅被風刮破了,于是……只好花錢再做一條。”
“其實……掛個條幅也沒啥用,就是讓想來吃飯的人覺得俺們生意還挺火爆。”
魔性的條幅吸引了很多來往車輛的注意,也促使人們駐足拍照,主動發朋友圈宣傳。
林世保還很喜歡給客人們寫小黑板,一開始,他寫小黑板都是一本正經地寫,腔調也千篇一律。例如:“熱烈歡迎某某某做客別院!”寫了一段時間后,他覺得這種小黑板是沒有意義的,不會給人帶來任何的驚喜和思念。所以后來再寫小黑板時他就變了方式。”有“調侃式”小黑板:“歡迎賈美女……哦,不不不……是真美女和她的家人來山間別院做客!”一年里他寫了幾百塊這樣的小黑板,這種超越了顧客心理預期、具有人文關懷的小黑板常常讓人驚訝不已,或驚喜、或震撼、或歡樂、或感動,也讓小院成為了一個“去過就會惦記”的院子。
有朋友告訴林世保,寫寫別院的故事吧,或許會觸發更多人的夢想與靈感呢。
今年5月份他把自己的打理“山間別院”的經過,寫成了一本書《玩出個山間別院》,新書出版上市僅5天就榮登“當當網文化新書榜”第一名。

06、這對夫妻還有個“108夢想”
林世保一直有一個觀點,那就是:做品牌和做人是一個道理,“想想我們喜歡什么樣的人,就知道該如何做品牌了。我們一定都喜歡跟好人打交道。什么是好人?好人不在于外表美或丑,而在于是否有一顆高尚的靈魂。是否真誠、善良,是否有責任感,是否利他,我們做的山間別院,一定要是真誠的、善良的、利他的、有責任感的,要讓來小院的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美食的健康和內心的快樂。”
看起來是不是很簡單?但簡單的東西有時也并不那么容易做得到。為此,林世保專門寫了三塊品牌宣言,掛在一進院的位置:
“這時代,節奏越來越快,我們慢一些!”
“這時代,聰明人越來越多,我們笨一些!”
“這時代,心越來越浮躁,我們不要丟掉夢想!”
以此時時警示自己,即使面對再多紛雜與誘惑,也永遠不忘初心、堅守信仰。
談到夢想,林世保說:人一定要勇于追尋心中的夢想,追求理想生活,努力把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模樣。“人這一生,不為夢想拼一下不會死。但不拼一下,到老了,心里一定會挺難過的。”這是《玩出個山間別院》后記的內容。其實也是眼前這對夫妻的活法。
“你有沒有想過,未來的山間別院會是什么樣子?”面對觀海新聞記者的提問,一旁的鐘少敏打趣道:“林老板有個夢想,想要找108個‘老板娘’。”林世保呵呵一笑,他知道,學姐指的“老板娘”是說“山間別院”,兩人確實有個想法,想在更多的地方開設“山間別院”,讓人們心間的田園夢鄉,距離現實更近一些,更有詩意一些,僅此而已……
您周圍是否有心懷創業夢想,并付諸行動的人,或者您已經在創業道路上,想與更多的小伙伴們分享追求星辰大海的點點滴滴,歡迎關注觀海,并到觀海做客,一起聊聊你的故事。創想者,分享創業故事的圈子。創想者熱線:18661788505。(青報全媒體記者 陳勇 孫成富)
責任編輯: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