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大場鎮聚焦“校地融合,共建共享”的發展理念,與青島農業大學共繪“規劃圖”,畫好鄉村振興“最大同心圓”。
科學規劃布局萬畝現代農業產業園
大場鎮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農業種植歷史悠久,素有“菜籃子”“糧囤子”之稱,青島西海岸新區最大的兩條河流—白馬河、吉利河在此匯流入海,因此有“兩水匯秀、果蔬飄香”的美譽。“我們依托先天地理優勢,與青島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李彥華博士團隊共同規劃了12000畝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以青島盛客隆現代農業基地、供銷集團產業園為核心,布局循環型、智慧型、體驗型和終端型農業產業示范區。”大場鎮武裝部部長劉在成介紹。園區內創惠富民葡萄種植基地、蔡家村藍莓產業園等項目帶動周邊村莊流轉土地4000畝,實現村民就近就業500人以上,土地流轉費及勞動力就業增收每年達到1200余萬元,產業振興步伐不斷加快。
多方協作攻關農業高效生產技術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農業農村局的指導下,大場鎮聯合青島農業大學等單位,組建專家技術服務團隊,制定蔬菜栽培標準化技術規程,引進臭氧殺菌、秸稈反應堆、番茄熊蜂授粉及震動棒授粉等自然授粉、葉菜類蔬菜自動播種技術,開展草菇種植試驗,總結出了一套適合本地的菜、菌輪作種植模式;改良土壤,在土壤中施用充足的有機肥、生物菌肥、中微量元素,給蔬菜全面補充營養;采用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用防蟲網、殺蟲燈隔離害蟲,調節光溫水氣,培本壯棵,嚴格控制農殘。通過高校專家指導和先進農技推廣,有效解決了農企在蔬菜良種、秸稈綜合利用、尾菜處理、集約化育苗等方面遇到的難題。
整合資源建設研學實踐示范基地
大場鎮發揮農業產業優勢,整合綠水青山、田園風光和文旅資源,助推“青島農業大學—盛客隆集團”學生實習實踐、青島市未成年人“社會課堂”研學基地建設,配套“開心農場”、錦潤生態觀光園等旅游項目,打造出一條適合從小學到大學的研學實踐路線。青島盛客隆現代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劉雪介紹道:“基地的觀光園區內建設有占地400平米的研學教室,有科普教育、實驗觀察、農技推廣、創意DIY等多種功能分區,可開展現代農業種植知識科普、農耕體驗、創意面食手工制作、果蔬品鑒觀賞、果蔬安全檢測、養分檢測等多種適合學生參與實踐的項目,為學生帶來沉浸式的農業知識學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