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18日訊 “從正月初五開始,我們合作社開始種土豆、胡蘿卜,過了春節,早茬土豆、胡蘿卜就錯過時機了,春勃子短。”青島菜之都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欽喜介紹。2月17日,還在大多數人忙碌拜年之中,而在在青島學廣蔬菜專業合作社已經在種植基地里開始搶種胡蘿卜,在仁兆鎮的田間地頭人們在起壟、播種、鋪膜……蔬菜之鄉在濃厚的年味中忙春種。

仁兆鎮是青島市蔬菜之鄉,全鎮11.5萬畝蔬菜,今年春天就種植早茬土豆、胡蘿卜等蔬菜1.2萬畝。受2020年蔬菜行情高漲促動,鎮黨委政府科學調度春耕生產,組織農民不誤農時抓緊春耕春種。目前,全鎮做到生產技術、春耕農資、農業政策“三到家”,確保防疫、春耕、培訓“三不誤”,已經組織蔬菜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120多家,通過網上調配農資、“莊戶學院”培訓、技術人員指導,種植土豆2800畝,胡蘿卜9700畝。

在開展春耕春種的同時,仁兆蔬菜經營主體聯合會組織合作社、家庭農場加工保鮮蔬菜,加大銷售力度,最大限度供應春節市場需求。在青島都市鄉村蔬菜科技示范園的大棚里,工人正在為黃瓜打叉。“現在一個大棚每天能摘300公斤黃瓜,不用出門客商就來收購,不愁賣,價格每公斤在8元左右。”劉師傅一邊干活一邊介紹。在東寨子村北五六名村民在忙碌著種植土豆,給土豆覆蓋薄膜。

近幾年來,仁兆鎮以鄉村振興為總抓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緊緊圍繞“仁兆蒜薹”、“仁兆圓蔥”兩大地標產品,以蔬菜產業提檔升級、提質增效為目標,全面促進蔬菜生產標準化、設施化、規模化和產銷一體化,提高蔬菜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帶動農民增收,強力推進蔬菜生產、加工、物流、服務等相互融合和全產業鏈開發,依托現有禹璇食品、正東農產品、兆龍食品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繼續招大引強,做大做強蔬菜產業,實現從標準化生產、精深加工到倉儲物流的無縫連接,力爭將產業園建成產業特色更加鮮明、要素更加集聚、設施裝備先進、生產方式綠色、經濟效益顯著、輻射帶動有力的產業發展新高地,樹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標桿,助力鄉村振興。產業園規劃突出“大沽河沿岸20萬畝優質高效蔬菜生產功能區”、“平度優質蔬菜生產功能區”優勢。以建設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經濟發達、設施配套、環境優美的綠色蔬菜生產區為總體目標,通過蔬菜種植基地、深加工、商貿物流、農產品電商服務和休閑農業,完善產業鏈條,突出產業特色,打造“一核三區”的產業園區主體功能布局,“一核”即蔬菜加工示范基地,“三區”即農業科技示范區、旅游采摘觀光區、優質蔬菜種植區。以蔬菜加工長廊為核心,輻射帶動農業種植、觀光,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

相關鏈接:
仁兆鎮將以“青島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和“青島市產業強鎮”獲批為契機,堅持“姓農、務農、為農、興農”發展宗旨,加強創建創新,推進規模化種養基地建設,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建成了一批產業特色鮮明、要素高度集聚、設施裝備先進、生產方式綠色、經濟效益顯著、示范帶動有力的示范現代農業產業園,成為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排頭兵,打造鄉村產業興旺的新樣板。(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英歌 通訊員 崔汝平)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