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士彈著鍵盤,女士搖著沙錘,兩位歌手佩戴口罩,身體隨著音樂搖晃,放聲歌唱,陶醉其間;來往的行人或看上一眼匆匆離去,或駐足聆聽。

歌聲進地鐵。
春節期間,出入地鐵五四廣場站、李村站的市民會看到這樣的場景。這是青島地鐵與歌手聯合組織的“我在地鐵等你”系列公益活動之一。
第一次留青過年的外地務工人員小林在李村站看到這一幕時,一下子被觸動了,“在青島10年了,這種場面難得一見,這是這座城市的煙火氣啊!”

歌聲進地鐵。
地鐵是現代都會的產物,從誕生之初就是都會文明的載體和符號。這個看似幽閉實則開放的空間,不只是交通的廊道,更是文化空間和城市客廳。像小林一樣,每天進出地鐵站的人們,都會通過這個小窗口管窺著城市的精神與文化氣質。
“一開始是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想做點不一樣的嘗試。和北上廣相比,青島的街頭藝術氛圍不是很濃厚,我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搞了第一場演出,沒想到效果意外地好。后來青島地鐵找到我們,希望能聯合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為那些不能回家過年的人送上一份心意?!备枋掷钤诮苷f,他們計劃唱到正月十六。
如果說,這一場場接地氣的“演唱會”讓人們觸摸到了城市的“動態”時尚氣息,那么,更多的人則通過“靜態”的地鐵站感知著城市文明與歷史文化。
放眼世界,地鐵站是各國設計師、藝術家們施展創造力的巨大舞臺。比如,莫斯科地鐵站一直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鐵站,有著“地下的藝術殿堂”之美譽。巴黎的地鐵站幾乎個個擁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浪漫的人文藝術氣息,讓人嘆為觀止。
青島地鐵在車站設計中,將“空間一體化設計”作為指導理念,將車站裝飾裝修、公共藝術、導向標識、服務設施、商業廣告、管線綜合等專業統籌一體設計,努力將地鐵站打造成城市文化“藝術品”。以去年底開通的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為例,地鐵設計綜合考慮景觀、文化的展示,車站裝修及設計凝聚文化元素,“一線一主題,一站一故事”,十足的“時尚范”給人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1號線興國路站,從丁香花的自然形態里汲取了獨特的藝術形態,呈現出姹紫爛漫的藝術氛圍。
1號線北段(青島北站-東郭莊站)連接著李滄區與城陽區,以“城市之光,斑斕青島”為線路主題。青島地鐵一號線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周桂銀介紹,1號線串聯了青島百年城市化、工業化發展之路,設計過程中將百年青島的建筑、工業發展的記憶、城市的四季、海浪礁石、花卉等元素進行抽象化呈現,運用琉璃馬賽克、陶瓷拼切、金屬釉板拼合等工藝,營造出更為輕松愉悅、藝術化的車站空間。

1號線流亭站。
從流亭機場航站樓出發,步行兩三分鐘即可抵達1號線流亭站。從機場走進地鐵站,仿佛一下子走進了藝術空間。站廳內以藍色為主色調,象征著藍天和未來感。玻璃藝術鑲嵌品清亮溫婉,蔓延在整個站廳,藍色的冷靜和奔放的線條產生鮮明對比。站內的公共藝術品《琉莛》,一碧萬頃的海面、海天交織處的暖陽、涌動的浪花,呈現出壯闊、蔚藍的景象,體現出濱海城市的繁榮和活力。

8號線膠州北站地鐵站。
連接膠東國際機場的軌道交通快線8號線北段(膠州北站-青島北站),串聯多個城市交通樞紐、空港和地標性建筑,以“時空航驛、夢幻青島”為線路主題。“裝置藝術、金屬藝術、陶瓷藝術、新媒體等現代藝術語言植入了8號線空間,大大豐富空間藝術表現力?!鼻鄭u地鐵八號線有限公司工程技術處處長楊一才說,車站空間中懸浮的藝術裝置,抽象的、表現主義色彩的藝術陶瓷壁畫,時尚活力的色彩墻面,形態各異的立柱,輕盈通透的天花板,折紙元素的吊頂,有未來感的服務中心、模塊化的座椅等,都是一個個藝術化演繹的過程,給人以未來已來的觸動,讓地鐵空間成為愉悅心靈的載體,彰顯了青島這座佇立于時代前沿的國際大都市的時尚風情。

8號線紅島火車站地鐵站。
在8號線膠東機場站,引入天空和藍天兩個元素來營造空間氛圍,將抽象的自然景觀藝術化地在空間中表達。站廳中心懸浮著的公共藝術品,運用金屬不銹鋼藝術語言和LED技術,使乘客從站臺通往站臺的過程中越來越接近天上的“云朵”。在紅島火車站地鐵站,天花板造型以飛機、海鳥飛翔的動態轉化為左右傾斜的金屬翼板,形成虛體造型的天花板界面。大型空間藝術裝置《光紗》更是以垂掛的組合藝術裝置形式,給人帶來無限想象。乘客在穿梭光影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藝術品帶來的光線彌散之美,實現公共藝術、空間設計、材質工藝與乘車體驗的完美結合。(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紅島火車站大型空間藝術裝置《光紗》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