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25日訊 膠州市扶貧協作工作辦公室在承擔著全市脫貧攻堅任務的同時,還承擔著膠州市與貴州省鎮寧縣、甘肅省徽縣、陜西省寧陜縣、新疆策勒縣、西藏桑珠孜區、湖北省夷陵區以及菏澤曹縣等地結對幫扶任務。五年來,該辦按照提高站位,擔當盡責,創新作為,甘于奉獻,譜寫了東西互助手拉手、共同致富奔小康的精彩篇章,連續2年被甘肅省授予東西部扶貧協作先進集體。特別是推動實施的新疆策勒縣“辣椒扶貧模式”獲習近平總書記點贊,在陜西省寧陜縣實施的“四聯共建、全域公司+三化扶貧模式”得到中央領導批示或肯定。
立足全局抓統籌。膠州市扶貧協牽頭建立“一察兩會”協同工作機制,每年底建立專班到協作地實地調研考察,分別制定差異化幫扶方案,組織召開扶貧辦主任聯席會、市縣黨政聯席會進一步研究確定,把所需和所能有機銜接。2016年以來,共組織向協作地區捐助資金3.1億元。
突出重點抓落實。立足優勢互補、共贏發展,每年組織企業家考察、招商推介會,積極推動產業合作。2016年以來,累計幫助協作地引進項目22個,投資10.3億元,帶貧益貧7萬多人。其中貴州鎮寧紅星山海科技辣椒種植加工項目投資3.8億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000余人脫貧;為甘肅徽縣引進投資6000萬元的鎂海環保科技已建成投產,帶動12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就業。積極組織消費扶貧,建立“1+2+5+N”消費扶貧模式,通過搭建1個市級展銷平臺,每年組織2次大集,重點發揮教育、醫療、商超、機關、企業等5個組團消費主力軍作用,2016年以來,累計采購協作地產品1.8億元。積極開展人才支援、勞務協作、結對幫扶,先后組織選派黨政干部、教師、醫生等專業技術人員259名,安置來膠務工就業1516人,完成各類主體結對467個,累計結對幫扶款物達2100萬元。
注重實效抓創新。結合膠州作為全國最大辣椒加工出口集散地優勢,創建“辣椒扶貧”模式,集聚協作地資源打造協作聯盟,目前全市訂單種植在新疆有50多萬畝、貴州4萬多畝、甘肅6萬多畝,年產值30多億元,帶動4.7萬戶貧困戶脫貧致富。為提高教育脫貧成效,牽頭在貴州省鎮寧縣民族中學設立“膠州班”,創新“組團式”教育幫扶模式,每年選派9名全科老師支教,本科達線率達70%。
錘煉鐵軍抓作風。多年來,膠州市扶貧協作辦始終秉承忠誠盡責、實干擔當、創新作為的工作理念,持續提升全員敢打硬仗的能力素質,全體工作人員始終充滿激情、甘于奉獻。正是這支“扶貧鐵軍”的勇于擔當和辛勤付出,東西部扶貧協作之花開得更加燦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記者 王凱)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