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26日訊 26日上午,秧歌、舞龍、做湯圓、豆面燈、猜燈謎,系列元宵節活動在萊西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點綴的喜氣洋洋。為慶祝元宵佳節,弘揚傳統文化,萊西市文明辦、萊西市文化和旅游局、萊西市融媒體中心、萊西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萊西市水集街道聯合舉辦“我們的節日·元宵節”主題活動,為百姓送去元宵大禮包,把幸福“種”在群眾心坎上,把文明新風傳遞到千家萬戶,與大家一起歡歡喜喜鬧元宵。

在萊西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弘揚傳統文化、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為主題的特色民俗活動精彩紛呈。非遺王氏鑼鼓,時而如萬馬奔騰,時而如槍擊鋼板,伴著精彩的非遺秧歌與舞龍表演,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兩條巨龍游走翻騰,引得圍觀群眾陣陣叫好。
木偶鬧春是近十多年以來,青島萊西元宵恢復的又一重大民俗項目,被譽為東方“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經典愛情故事《梁祝》,在演員與木偶的共舞下,演繹了別樣的風采。精彩的舞龍、秧歌、木偶戲、剪紙等民俗活動,吸引了許多市民圍觀,營造了濃郁的節日氛圍,讓廣大市民群眾回味傳統,體驗民俗,熱熱鬧鬧度佳節。

元宵節做湯圓、豆面燈是膠東地區的特色習俗。在萊西花餑餑博物館,由親子家庭現場制作的湯圓,寓意新一年團圓、美滿,糯米粉、調餡料,大家一起動手制作一份暖心又暖胃的湯圓,吃一個湯圓,守住一份團圓。元宵節點豆面燈也是必不可少的,由食油摻和豆面揉成的筋道十足的面團,在孩子們手中捏出各種形狀,一盞盞活靈活現的豆面燈就做好了,點一盞豆面燈,送一份新年的祝福。活動促進了孩子與父母的關系,讓孩子對元宵節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為慶祝元宵佳節,萊西市各個村莊、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了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主題活動,慶祝傳統節日,共享元宵喜樂。在水集街道德松小院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全國文明家庭昌德松家庭正和社區居民一起參加社區元宵節活動,社區居民歡聚一堂,吃元宵、玩游戲、做手工,欣賞文化志愿者自編自演的快板、歌舞等節目,居民們看著節目聊著過年間的趣事,伴隨著陣陣歡聲笑語,小院籠罩在節日的喜慶祥和中。
在萊西市圖書館,“辛丑年”元宵節燈謎會的現場,300多條各式燈謎懸掛在紅燈籠上,人們早早的就來到了猜謎現場,選好心儀的燈謎,開動腦筋,互相探討。“相聲逗樂的謎底是什么啊?”、“白日依山盡是說太陽落山了”大家猜著燈謎,討論節日習俗,歡聲笑語不斷。猜中燈謎的,都爭先恐后的去找工作人員兌換獎品。人們在這里感受到了傳統文化帶來的獨特魅力,享受元宵佳節特有的民俗樂趣。

志愿服務隊廣泛開展社區鄰里守望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把做好的湯圓、豆面燈等送到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家中,為他們帶去節日的祝福和親切的問候。大家一起同吃團圓飯,共度元宵節。(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英歌)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