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卓凡美術館遇見徐青峰——
“每一幅作品都是一面鏡子 照出不同的自己”
元宵節前,在卓凡美術館見到畫家徐青峰,他剛從西海岸匆匆返回,大步流星地奔至幾位特地前來觀展的青島老油畫家身旁。數十年來,他們看著這個晚輩后生成長,一路從青島到濟南再到北京……在他們面前,他永遠是個孩子,這個孩子“有天分”,“好鉆研”“有個性”“正派”,這是他們給予年少時的徐青峰最多的評語。
來自京城的藝術家陷入了一群藝術愛好者的重重“包圍”之中。對這群渴望藝術的青島人而言,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美協油畫藝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這些身份名頭或許陌生,但展廳里這些刻畫細膩的作品無疑具有特別的吸引力,其中三件跨越了近30年的大尺幅油畫,即便是藝術小白也忍不住呆看上幾分鐘,畫面中隱藏的故事、濃烈的情感,一定要讓藝術家本人來做現場注解才甘心。
徐青峰始終堅持認為,到美術館看展有兩種最佳方式,其一便是由創作者本人引領導覽;另一種則是獨自一人觀展,“那是另一個創作過程的完成,是每一位觀展者面對畫作尋找到自己的過程?!?/p>

這個春節徐青峰沒有回家過年,這是他離開青島十年來唯一一次。他在北京隔空籌備這場個展,直到近日才第一次踏進青島卓凡美術館的展廳。在展覽現場那些細致入微的寫實描摹前,他高大粗獷的外形與之形成的反差,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對于從小喜歡畫畫、小學到高中都把“畫家”視為嚴肅理想的徐青峰,人生有確幸。出生在部隊大院兒的他,小學時跟隨父母從青州到青島,使他有機會考入美術特色學校青島六中,又從那里成為山東藝術學院的一名優等生。
1994年是徐青峰人生的轉折點,同時面臨畢業創作和找工作兩件大事。他拿著大學四年的優秀作品照片四處投遞,一度憑著省級美展“三等獎”和“省美協會員”的榮譽信心滿滿,結果卻求職無門。他第一次意識到“找關系”的重要性……現實給了這個懷揣畫家夢的22歲青年當頭一棒。
熟悉的校園畫室,找工作失利的挫敗,現實的痛擊,理想的未果……“這使我有機會最終把當時的感受表達在我的畫中?!蹦贻p的雕塑者,橫躺在未完成的雕塑前,疲憊不堪,無助又無奈……《我靜靜地喘息》就這樣誕生了。就在他注冊的裝修公司接到第一單生意之際,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獎的獲獎通知到了,那一年他是獲獎者中最年輕的一位。那一年,他對自己說,這個人可能還有點才華,不能就這么放棄了。
“每一幅畫作,就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不同時期的自己?!毙烨喾鍎撟魃碁┫盗械摹犊铡窌r,正在青島大學任教。那時,《百年孤獨》的魔幻現實主義情境正在他的內心發酵,而面對洶涌而至的商業大潮,整個文藝界都開始轉而“向錢看”,此時的徐青峰,更為迫切的卻是藝術的思考和表達方式問題。他笑言:“生意人偶爾會聊聊藝術,藝術家反倒都在聊金錢。這不合邏輯?!?/p>
《空》傳遞一種宏大而空靈的氣息,空寂沙灘上偶然的幾處印跡,覆蓋沙粒的女性伸展雙臂位于畫面中央,靜望向天空。黑白畫面增加了畫作的超現實之感……徐青峰說,他想要表達一種人與自然的關系。
雖諸多煩事纏身,單是畫面上方不易察覺的層層向岸邊推進的海浪,就經過了層層細致的涂抹,畫了近三個月?!犊铡烦蔀樾烨喾宓牧ψ?,他的定力也因此為圈兒內同道所稱許,而他所營造的夢幻的象征意境,觀念性的意味,則早在那幅《我輕輕的喘息》中就已初露端倪。
在卓凡美術館,被擁躉們“圍困”的徐青峰將手指指向《抬頭見喜》,這幅創作完成于2021元旦的新作,原本是從內蒙古科爾沁右翼中旗扶貧歸來的徐青峰感發的扶貧表達,卻意外成為富有象征意味的牛年好彩頭。他將這幅創作于49歲的新作與創作于22歲的《我輕輕的喘息》毗鄰展出,稱自己就像一枚杏子一樣,從青澀走向成熟,而依然會懷念那個22歲,只有三流的技術,卻有一流的思想感受的無所畏懼的年輕人。
今年春節,山東美術館日均1.5萬參觀者的高人氣,讓徐青峰欣喜不已。10年前離開青島赴濟南走馬上任山東省美術館館長的他,去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設新的美術館,當年總投資6個億的山東美術館建設無疑是大手筆。它也是藝術家徐青峰在繪畫之外惠及更廣泛人群的一件力作。今年五月份,中國油畫藝委會將有一個高品質的展覽亮相青島西海岸新區,而這也將是一個新的美術館的開館首展。在他看來,一座城市的藝術設施的發展進步可能會為當地文化旅游業帶來不可預知的奇效。他認為,好的場館、好的服務必然會吸引普通市民走進美術館欣賞藝術。(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 魏)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