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1日訊 由市政協委員聯絡活動工作室、青島日報社、市政務服務熱線共同打造的“傾聽與商量”協商平臺迎來第五期協商活動,本期沙龍由市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民建青島市委聯合承辦,以“如何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為主題。協商活動中反映的問題和建議將轉給市政務服務熱線,推動問題的解決和相關項目的落地。市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卞建平出席。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的新起點上,科技創新的戰略意義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成果轉化這個世界性的難題,也是當前青島這座海洋科技名城面臨的困境。本期欄目邀請四位嘉賓做客直播間,一起探討“如何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
目前,我市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市政協委員、民建青島市委青工委副主任、海利爾藥業集團總裁葛家成認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企業仍存在研發投入比(研發投入/銷售額)偏低、研發成果質量不高、轉化吸收能力不強等問題。企業研發成果質量不高,主要表現在中國企業整體發明專利的占比偏低,相比實用新型專利、外觀專利,發明專利的技術含量最高、價值最大,但中國的發明專利占比只有15%左右,而日本的發明專利占比一般在80%以上。還有的企業在引進技術后,消化吸收能力跟不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風險性。
在葛家成看來,目前一些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發揮得還不夠到位,在一些重要環節上仍要持續發力,在研發投入、創新研究、成果應用上發揮主體作用。葛家成表示,希望政府能加大對創新型領軍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促進更多的高端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增強企業創新實力和抵御風險能力。要瞄準終端應用,讓企業提前介入科研計劃編制、研究方向選擇與科研項目實施各個過程,推進產學研合作,促進科研與市場的結合。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