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3日訊 近日,省委宣傳部命名第四批全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和崗位學雷鋒標兵。其中,青島巴士“螢火之光”志愿服務團隊獲評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平度市崔家集鎮前洼村黨支部書記鞠炳錦獲評崗位學雷鋒標兵。
此次命名的10個全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和10位(組)全省崗位學雷鋒標兵,來自企業、農村、學校、社區、醫院、窗口單位、志愿服務組織等基層單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決戰脫貧攻堅中作出較大貢獻的先進模范。他們立足本職、愛崗敬業、奉獻社會,是弘揚雷鋒精神的優秀代表,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踐行者。
省委宣傳部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命名第四批全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和崗位學雷鋒標兵為契機,堅持守正創新,加強組織領導,扎實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不斷提升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凝聚乘勢而上求突破、發奮圖強開新局的強大精神力量,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琪琪)
附:先進事跡
青島巴士“螢火之光”志愿服務團隊

青島巴士“螢火之光”團隊創立于2009年,目前擁有團隊成員1000余人,團隊旗下有6個志愿服務分隊,分別是“螢火蟲”義剪隊、順風車隊、黨員先鋒隊、溫暖相伴、城市脈搏、Young無限。團隊先后榮獲山東省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山東省抗擊疫情優秀志愿服務組織、“感動青島”道德模范群體等稱號。義剪隊以圣德養老院等10家養老院為基地,為院內老人及附近行動不便的老人、環衛工人及建筑工人提供義務理發活動,服務次數超過1000次,服務人數超過3萬人次;黨員先鋒團隊與城陽區137戶困難家庭結對,定期上門陪伴,解決實際困難;Young無限幫扶了43名春蕾女童,定期給予他們課業輔導,累計捐款超10萬元資助學業;順風車隊作為城市最晚下班的群體,成員每天下班后主動幫助錯過末班車的乘客或路人,100多位市民和游客被免費安全送回家。2020年疫情以來,“螢火之光”志愿服務團隊1000多名志愿者參與到高速路口、機場接駁等防疫點的工作中;“螢火之光”團隊志愿者自發通過網絡捐款及向社區累計捐款142200元。
2020年7月,在青島市委宣傳部、區文明辦指導下,“螢火之光”志愿服務團隊團結聯合20多個志愿團隊和愛心企業、單位,成立“陽光城陽·螢火之光”志愿聯盟。聯盟負責聚合城陽區企業事業單位公益力量,協調、組織、指導聯盟內志愿服務組織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工作。聯盟成立后共開展30余場活動,累計參加2000余人次,累計活動時數 8000余小時。
鞠炳錦,平度市崔家集鎮前洼村黨支部書記、青島市前洼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自2004年擔任前洼村黨支部書記以來,鞠炳錦專注村莊發展,帶領群眾致富,充分發揮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先后獲得“青島市鄉村振興先進個人”“青島市崗位學雷鋒標兵”“平度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平度市優秀共產黨員”“2019年感動平度十大榜樣人物”等多項榮譽稱號。

作為村莊的當家人,鞠炳錦深知,村莊要發展,老百姓必須先富起來。他利用前洼村土壤、水質的特點,積極發展櫻桃西紅柿產業。2014年成立了前洼村果蔬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現有社員80余戶,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2016年,鞠炳錦積極爭取上級扶貧資金,建設36個冬暖式大棚,打造崔家集蔬菜扶貧農創體,目前已建成920個大棚、占地4500余畝的產業發展集群,櫻桃西紅柿產量2400萬斤,單個棚年均純收入超過20萬元,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2億元,帶動周邊2000多人就業和30多個村莊的發展,為全鎮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推進提供了強大的發展“引擎”,前洼村入選山東省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范村。
2020年疫情期間,鞠炳錦帶領前洼村黨員、村民以及專業合作社成員多次自發捐贈蔬菜,相繼向青島市市北區、平度市前八里莊村和崔家集衛生院捐贈近10噸蔬菜。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