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繪本一定要讀凱迪克獎,凱迪克獎就像是繪本界的奧斯卡,獲得一次就是終身的榮耀。
有一位華人,他曾3次奪取了凱迪克大獎!
楊志成
除此之外,他還兩次被提名為國際安徒生獎,無數的作品入選《紐約時報》年度十佳圖畫書,2016年被美國插畫家協會授予終身成就獎,表彰他不斷拓寬圖畫書的邊界,打破中西方文化和藝術的藩籬。
楊志成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他1931年出生在天津,在上海度過了童年和少年,直到1951年,在香港完成高中學業,才一個人遠渡重洋到美國深造定居。2019年年底,88歲的老先生回到中國,全程使用普通話和讀者交流,甚至還能講上海話。
他一生創作了一百多種圖畫書,盡管已經年近90,但仍然保持了十分年輕的藝術創作狀態和活力,靈感層出不窮。
今天帶來的這套“給孩子的大師繪本:楊志成系列”,精選了他近些年最具代表性的三本作品:
《侘寂之美》
2008年《紐約時報》十佳圖畫書,展現了足以令世界驚艷的東方之美。敘事、俳句與拼貼的完美融合,帶孩子領悟東方美學文化,發現不完美之美,接納平凡美麗的自己。
《如果你是一條河》
一首動人心魄的愛的贊歌,通過詩歌和攝影題材的拼貼表達無條件的愛,壯闊華美,真誠熱烈,足以感染每一個人,很適合分享給每個我們愛的人,一起來大聲表達愛。
《大白鯨》
影響喬布斯的世界名著《白鯨》首次兒童化視角演繹,很適合和孩子一起扮演,搭配楊志成先生令人驚嘆的藝術視覺,一起把故事和氣氛推向高潮,就好像在短短的時間里看了一場驚險刺激的好萊塢大片,沒有孩子會拒絕,一起探索“孩子和名著相處的101種可能”。
藝術給人帶來的是一種啟發,好的繪本本身就是一種藝術作品,這三個作品就是如此。
三本書的內容、題材、展現方式并不完全一致,一致的是三本作品中蘊藏的強大的藝術感染力,令人驚嘆的視覺、強烈的情感表達帶來的震撼。
下面我們從故事性和藝術性上帶大家體會一下。
帶孩子在愛與美中認識生命——
《侘寂之美》
東方之美,驚艷世界
楊志成曾說:“我一輩子為孩子們畫了100多本圖畫書,有那么幾本,是影響了我的人生的。《侘寂之美》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本。”
侘寂是日本京都的一只貓咪,有一天有位客人問她的主人這個名字是什么意思。她的主人卻搖頭說道:“這很難解釋。”這讓侘寂對自己的名字的含義好奇起來,于是踏上了尋找自己名字意義的旅程。
白貓雪球說侘寂是美麗的,小狗拉斯科說是平淡無奇的,智慧的老猴子康尚只是適時遞上了一杯熱茶……
當她在茶碗里看到平凡而美麗的自己,感受著掌中在普通不過的木碗的溫暖、厚重,她終于明白了什么是侘寂——
蒼白的月光籠罩下的水面”撲通“入水的青蛙,潮濕的秋葉蜷曲著落在池塘變幻多姿,茶苑前黃色的竹莖垂首鞠躬,黑色房子浮在白色沙海中央,任由溪流拂過小小石子歌唱,萬物生長,又悄然逝去……
用心“去聽、去看、去感受”,一切都是那么簡單又美好。
《如果你是一條河》
和孩子一起大聲表達愛
在妻子的去世的幾年后,女兒不經意提起對媽媽的思念,無法抑制的情感一下涌上楊志成先生的心頭,引導他寫下了扉頁上繁體中文書寫的那些詩句:“汝若為川澗,吾寧賽急流。汝若掛高瀑,……”
文言詩句質樸動人,卻又濃烈壯美。
內文采用更加直抒胸臆的白話文,直白飽滿:“如果你是一條河,我愿追波逐流,何懼水急浪高……”
這份思念、這份愛是他對已故妻子的,也是孩子對媽媽的。楊志成向孩子充分展示了表達愛的各種方式。
這種愛,足以感染每一個人。這是一份可以與所愛之人分享的禮物,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學習大聲表達愛。
《大白鯨》
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一場讓人驚嘆的視覺之旅
《大白鯨》是一個孩子一定會非常喜歡的作品!楊志成先生在這本書里,用電影級別的鏡頭語言重現了名著《白鯨》的高潮部分——亞哈船長和大白鯨莫比殊死搏斗。
讀者跟著一頁一頁翻下去,不自覺地屏住呼吸,時刻準備隨著發出已經提到嗓子眼的那聲驚呼。
終于發現了大白鯨,水手們按耐下激動的心情,悄悄靠近。月光下的海面,平靜安寧,卻越讓人緊張,大戰一觸即發。
悄悄靠近的船長用盡全部力氣跳起,將手里的魚叉投向了大白鯨。
受傷的大白鯨一躍而起,甩動著有力的尾巴,拖著船前行。畫面中一抹紅,大白鯨受傷了!
鯨尾已經完全被血染紅,跟又深又黑的海水形成了強烈對比。船長也被拽下來,隨著不斷翻滾的海水顛簸翻滾。
氣氛緊張極了!讓人忍不住屏住呼吸,莫比被擊中了嗎?它能活下來嗎?
懷著疑問,迫不及待地往下翻,大白鯨頭上卻出現了一只手和一個清晰的水龍頭。
原來只是孩子睡前沉浸其中的游戲,讓人撲哧一下笑出聲來。
這部被稱作美國最偉大的小說,用這樣有趣又好玩的方式呈現,孩子們一定會喜歡的。
繪本金字塔尖的東方元素
同步孩子國際化“美的教育”
楊志成的創作中永遠擁有濃厚的東方色彩,他說“西方作家最終要講的,還是西方故事。而我要用中國的方式講中國的故事。”
但“中國故事”并不局限于“中國民間/傳統故事”,也并非簡單的中國元素的運用。作為中國人的他,中國傳統寫意手法中對神韻的追求,中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早就刻在他的骨子里,體現在他每一個作品中。
《侘寂之美》是對東方美學和東方文化的詮釋。侘寂源自禪宗和道家,和中國文化一脈相承。跟隨“五絕老人”修習太極的楊志成,他理解下的侘寂更多幾分道家的自然無為,畫面質樸留白,讓人忍不住一遍一遍回味。
《如果你是一條河》好像并非一個東方故事,但這本書的情感內核,卻是完完全全的東方式表達。 工業化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無條件的濃烈的愛,帶來的情感上的震撼,是每個現代人都需要的。
除此之外,作者還為這份作品加入了無數的東方元素,他將東方藝術追求的寫意融合進拼貼,不同紋理的材質媒介依靠作者強大的想象力拼合,互相碰撞造成多層次的立體感,極具視覺沖擊力。
《侘寂之美》不僅僅是用了剪紙,穿過的舊T恤,染上茶漬可以做書的背景,干衣機里的棉絨正好做貓咪的坐墊,青青的玉米皮剪成竹葉,小貓在水泥未干的裝修現場的痕跡做成環襯……
侘寂、白貓雪球、小狗拉斯科、老猴康尚……似乎都活了過來,立體感十足,讓人忍不住想要摸摸看。
普通人生活中被廢棄的、普普通通不太好看的雜物,被他通過拍攝、剪裁、拼貼,真正地詮釋了什么是侘寂之美,美得讓人窒息。
《如果你是一條河》是傳統的剪紙+拼貼,但作者選擇用具象的極具震撼力的自然攝影主題的圖片來完成。打碎重新拼貼的自然風景,為畫面增加了力度和動感,情感表達一氣呵成,和著詩歌吟誦,讀者心中的情感也隨之奔涌、流淌。
一些微小細節的精妙呈現更是幫助讀者捕捉到愛的纖細柔軟,比如大樹腳邊不起眼的新芽,隨風起舞的白鴿……
《大白鯨》書中的拼貼,像電影級別的鏡頭呈現,讓讀者跟著一頁一頁翻下去。
拼貼的藝術手法,完美地渲染出故事的緊張感。在追逐和搏斗的連續頁面中,我們似乎都能感受到大海中顛簸、翻滾的感覺而大白鯨最后沖出水面的那一頁,似乎真的如地震般地動山搖了!
繪畫的力量被作者發揮得如此強大而有力量,將讀者完全帶入他所營造的緊張刺激的氛圍里,隨著船長一起在巨浪里顛簸翻滾,一起經歷這張戰斗,扣人心弦,驚心動魄。
越看這三本作品,越體會到大師的魅力。楊志成先生,跨過文化的藩籬,讓世界看到中國故事。
他用圖畫書與世界各地的孩子們進行對話,用獨特的畫筆讓故事散發出深邃的藝術之光,在富有東方韻味的視覺美感中被一次次感動。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