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7日訊 2020年疫情期間,萬千女性逆行者讓“她力量”得到高度彰顯,女性價值的疆域正在逐漸拓展。日前,智聯招聘發布《2021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從婚育、家庭責任、職場發展等多方面切入,針對職場女性的生存發展狀況進行呈現和分析。
該報告中明確提出,女性在疫情中逆行突圍,兩性差距再次拉近。疫情讓女性處境更艱難,職場和育兒遭遇雙重壓力,據智聯招聘今年的調研數據顯示,當前中國職場女性整體收入較男性低12%,但這一差距同比收窄5個百分點,且分化程度連續兩年下降。

智聯招聘CEO郭盛指出,女性薪酬低于男性,除了管理層占比偏低,還在于女性主要從事的崗位普遍缺少高薪屬性,從本次調研數據來看,女性主要分布在財務、行政、人力資源和銷售崗,現在普遍高薪的技術、產品崗位上男性的占比優勢明顯,這也影響女性的平均薪酬水平。

但智聯招聘的調查報告也顯示,性別依然是女性遭遇職場不公平的主因。女性在職場發展中仍被性別因素拖累,女性在“應聘過程中被問及婚姻生育狀況”現象最為普遍,有遭遇的女性占比55.8%,比男性職場人兩倍還多。此外,29.6%的女性曾在求職時因為性別原因被用人單位限制,18.2%的女性因照顧家庭被迫放棄事業發展,7.7%的女性曾遭遇職場性騷擾,在婚育階段被調崗降薪、未享受假期的女性分別占7.8%、4.1%。選擇以上選項的男性均低于女性,女性在職場中受到明顯的“性別限制”。

此外,調查報告中也發現職場女性晉升預期低,性別與婚育成主要牽制。女性對于未來一年升職加薪的預期略低,僅有15.3%對晉升報以樂觀態度,略低于男性的18.2%。針對具體的晉升障礙,兩性也存在一些基于性別和婚育的差異。男性在歸因晉升障礙時多歸結于個人能力、上級領導、同級競爭、公司制度等與職場相關度高的原因,而女性在“照顧家庭,職場經歷分散”、“處在婚育階段,被動失去晉升”、“性別歧視”三個選項的占比遠高于男性職場人。這也再度反映了性別、婚育計劃等與工作能力無關的要素卻很大程度上影響女性職場價值,成為牽制女性職業發展的“玻璃天花板”。
調查報告中也提到,在當下的社會語境中,對于性別平等問題的討論并非單一強調絕對的“男女相同”或“男女不同”,而是選擇一種“同中有異”的角度模糊男女對立和兩極化。男女職場人認可兩性在各層面的相同話語權,其中女性期待社會承擔女性生育責任,男性強調尊重社會分工不同。
當被問及推動性別平等的核心要素時,受訪男女的回答也呈現差異化。職場女性的最高票選項為“企業和社會對生育負擔的承擔”,占比50.6%,遠高于男性的23.1%,這說明女性仍在承擔主要的生育成本,而切實的福利制度是女性擺脫生育枷鎖的有效手段。其次,還有43.2%的女性受訪者認為推動性別平等的核心要素是女性在社會經濟中話語權的提升;不同于女性,男性則強調“尊重性別差異帶來社會分工不同的事實”,占比54.2%,“教育資源上的平等”以47.2%的占比排在其后。
通過本次調研可以看出,無論是婚育束縛、職場天花板、還是審美陷阱,女性都在承受著社會的更多審視和定義,并努力瓦解這種刻板印象、打破陳規。
當然,兩性平等革命不僅要依靠女性的原力覺醒,更需要男性的參與與制度的完善。3月8日婦女節到來之際,“鼓勵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托幼服務”、“建議將生育成本全面納入社保”、“切實減輕女性生育養育教育負擔”、“夫妻共用產假制度”等多項提案也都保持著熱烈的話題討論度,我們也期待有更多的政策保障和認同認同,讓女性在社會生活中占據更多的話語權,讓職場女性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任曉萌)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