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7日訊 科技創新,企業擔當。近日,工信部正式公布“2020-2021年度物聯網關鍵技術與平臺創新類、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類項目”名單。青島海納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申報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物聯網平臺關鍵技術研發”,入選為關鍵技術與平臺創新類項目中青島市僅有的兩個項目之一,代表了工信部對海納云人工智能技術、場景應用及平臺創新能力的高度認可。

海納云是國內引領的物聯網智慧社區/園區生態平臺。基于在物聯網領域的豐富積累,海納云以用戶體驗為目標,以場景為驅動,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牽引,緊密結合物聯網技術領域的重大需求和系統特性,以構建感知互動、安全可信和智能化的海納云AIoT平臺為目標,針對物聯網平臺海量物聯網設備差異化、數據多源化、應用場景多樣化等共性關鍵問題,構建基于人工智能的物聯網平臺,并通過智慧社區等典型示范應用,為用戶提供便捷的社區體驗,為物業提供高效的社區服務,同時也為政府提供精準的社區治理。
據海納云CTO金巖介紹 ,海納云現有自研的海納云AIoT平臺依托大數據、區塊鏈、邊緣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構建。其中,大數據技術用于提供海量物聯網數據存儲和管理的能力;區塊鏈技術用于提供物聯網設備間安全互信連接的能力;邊緣計算技術用于提供邊端-云端任務負載和任務快速協同的能力;人工智能技術則用于提供面向不同場景下人-事-物態勢分析與智能決策的能力。
打通技術落地的價值閉環,避免技術研發淪為不接地氣的空中樓閣,是海納云在“科技強國”時代底色下的有力探索。據介紹,海納云AIoT通過將技術與場景有效結合,以點帶面,向下可實現從硬件到軟件的縱向穿透以及從萬物互聯向萬物智聯的橫向演進;向上可通過智能運營中心,利用知識圖譜構建人-機-物的三元模型,提供面向數據驅動的智慧化運營能力并拓展新的業務場景和管理模式,為技術落地應有構建了有效的實踐。
目前,海納云圍繞自研物聯網平臺已申請知識產權數十項,發明專利多項,可處理包括高空拋物、人群聚集、正/反向尋車、以圖搜圖、車道占用、電子圍欄、視頻結構化在內的多個實際問題,在技術上已積累數十種人工智能分析模型,在實現效果上可減少人力成本30%、提高效率40%,從而實現全局聯動和業務閉環,變被動為主動,變事后追溯為事先預警。(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光)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