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9日訊 “哪里有需要,我就奔赴在哪里!”這個雷鋒月,對于志愿者們而言,每天都是“雷鋒日”!近日,膠州市無償獻血志愿隊攜手愛之心隊公益團隊志愿者們紛紛走進膠州各大獻血屋獻血。其中還有近百名來自膠州市常州路小學和膠州市第六中學的學生、家長代表,共同參加了“學雷鋒·真情熱血健步行”活動。

愛心團隊、醫護人員、閨蜜結伴來獻血
上個周末一大早,膠州市向陽市場獻血站內已人頭涌動,有的填表、有點擼袖獻血,志愿者忙前忙后。“幫助他人,快樂自己。我們團隊每年都會組織兩到三次無償獻血志愿活動。這次活動我們報名了40多人,現場有20多名志愿者成功獻血。”膠州市愛之心公益慈善服務中心的隊長管吉平跟記者說到。
“我以前想獻血,但由于血壓低沒獻血成功,今天很幸運獻血成功了。”家住膠萊街道辦事處的劉宗梅,驅車半小時來到膠州向陽市場獻血屋,為了能獻血成功,一周前就她就提前休息,飲食清淡,這次如愿以償成功獻血400毫升。志愿團隊里46歲的尹淑英也是第一次獻血,稍有點緊張,“來!握緊拳頭,請放松!”采血護師王雪華一邊輕拍獻血者即將扎針的臂,一邊安撫獻血者緊張的心。

“我們這邊扎針都不疼。扎針的護師都有好幾年的經驗,別緊張!”看到這種場景,膠州獻血服務部的醫師趙睿給初次獻血的志愿者吃了一顆“定心丸”。家住三里河街道朗月園的陳燕林,也是膠州市愛之心公益慈善服務中心的隊員之一,“今天第一次獻血,因為我暈血,開始很緊張。等我獻完血后,反而心里沒那么害怕了。”無償獻血中隊志愿者劉發輝在服務的同時獻血400毫升。

除了團隊無償獻血外,還有路過看到有需要就進來獻血的市民。膠州市人民醫院放療科主治醫生劉河,參加無償獻血20多次,活動現場再成功獻血400毫升。他跟記者說到,“醫務人員不僅要救死扶傷,更要作表率,獻血也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膠州市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宋明進也捐獻了400毫升的血液。

“看著門口牌子上寫著急需O型血,我和閨蜜就進來了。”家住膠西街道西祝村的王娜,已經獻血兩次了。她的閨蜜,到目前為止,獻血四次累計獻血1600毫升,她還捐獻了兩次血小板。第一次獻血,當時獻血到1200毫升的時候,趕上父親生病,病危時急需血小板,那時候因自己的特殊情況,沒獻成功。從那以后我知道了血小板的重要性,當我自己能獻的時候,我就要去幫助他人。”
膠州愛心學子用健步行踐行無償獻血精神
“弘揚雷鋒,爭做新時代好隊員”活動,由膠州市常州路小學二年級的同學和學生家長34人共同參與。學生及家長一大早聚集到膠州市向陽市場獻血屋,從蘇州路到膠州阜安里步行街,身著校服、一路拿著定制隊旗的學子們,在家長代表的陪同下,活動持續一個多小時,同學們的熱情不減,有的發傳單、有的向路人介紹,宣傳著無償獻血的意義。

“我覺得孩子們不光是好好學習,以后長大也要回饋社會。這次參加無償獻血的宣傳活動,也是讓自己的孩子感受一下社會上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給她一些正能量的引導。記得在我18歲的時候,把獻血當成送給自己的成人禮。這次再獻血,若希同學在旁邊觀看著,還一邊問長問短。”常州路小學二年級徐若希的媽媽是一名醫務工作者,看多了醫院里進出的病人,感觸也多了。她跟記者分享著她的觀點,“生命很重要,活著就是一份幸福,平日里也會引導孩子如何真誠、善良的對待生命,把身心健康放在首位。”活動中,管恩正爸爸挽起袖子,用實際行動貢獻了自己400毫升的血液。

“希望通過志愿者宣傳,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無償獻血的大家庭,熱血是生命的標志,無償獻血是文明進步的標志。徒步活動讓愛傳遞,也讓自己的女兒了解了獻血的基本常識,更重要的是了解了血液的重要性。”在現場忙前忙后的青島市紅十字無償獻血志愿服務大隊膠州中隊志愿者吳俊燕對記者說。

此外,本次活動還有來自膠州六中七年級五班的36名學生、班級老師,還有4名家長志愿參與。“通過健步走的方式宣傳無償獻血活動,學生不能死讀書,了解社會動態和相關的政策,多參加社會實踐,開闊視野。今天的活動中也了解到獻血本身對自己有好處的。”李源盛媽媽跟記者分享到。在一旁的七年級同學王昱卜補充說到,“通過今天的活動,讓我知道了要滿18歲才能獻血。”
“社會、國家有愛團結,才是和諧的大家庭,無償獻血的活動也能看到國家的價值觀。今天的活動讓我深刻的感覺到血液是相通的,不僅我幫助別人,我需要的時候,別人也能幫我。”潘寧同學緊接著說到。他的媽媽說到,“血液可以再造,我們一家三口都是O型血,急需這個血型時,我們做家長的也會支持。”
(青報全媒體記者 馬妮娜)
相關鏈接:
捐獻機采成分血是健康公民通過血液分離機捐獻血液中某一種成分的無償志愿獻血行為。捐獻的成分可以是血小板、粒細胞或外周血干細胞。目前,國內以捐獻機采血小板最為普遍。捐獻成分血時,從一只手臂入針,通過一次性管道,使血液流入細胞分離機內,分離出所需要的某一種成分(如:血小板),同時將其他血液成分還輸給獻血者。全過程需1.5小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