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青島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對外開放、數字化轉型等重點工作持續用力,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青島市市長趙豪志說。
一是聚力科技創新,建設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當前青島正努力打造長江以北地區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重點加快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等一批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和地方產業需求全面對接,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加快中車青島地方技術中心等45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數字化家電等9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大力培育科技型企業,加快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二是聚力實體經濟,建設工業強市。青島的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基礎雄厚,青島正圍繞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積極推進產業集群高端化、企業群體規?;l展。重點做強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13條產業鏈,爭創智能家電產業、軌道交通產業兩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青島將支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制定實施“倍增計劃”,做優做強主業。
三是聚力對外開放,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青島與世界216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當前,青島正加快推進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建設,高標準建設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加快中日韓消費專區、中日(青島)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建設。
四是聚力數字化轉型,打造工業互聯網之都。青島在經濟數字化發展方面具有良好基礎,特別是工業互聯網建設走在全國前列。要加快建設數字青島、智慧城市。重點加快海爾卡奧斯等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大數據中心、5G基站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市數字化轉型。
五是聚力營商環境,提供一流服務。“青島要讓硬環境更美好,讓軟環境更優越?!壁w豪志代表表示,硬環境方面,要加快港口、高鐵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更好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實施歷史城區保護更新和老工業區改造,為老城區發展注入新活力。軟環境方面,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營造讓企業家和各類人才舒心、舒服的環境。(原載于《經濟日報》2021年3月10日9版)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