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25日訊 導演陳為軍憑借紀錄片《生門》贏得國內、國際多項榮譽,他的新作《城市夢》8月25日在青島德納影城舉行首場點映。這部紀錄片講述了武漢一家占道經營的“刁民”和當地城管之間斗法的故事,陳為軍的鏡頭深入雙方的幕后,觀眾站在上帝視角,一邊看著城管不厭其煩地走程序、拍攝資料、實地測量,為的是拆掉刁民一家的水果攤,另一邊俯視刁民一家在破爛不堪的家里商量對策、夫妻憶舊、督促女兒讀書。與注重思想性、藝術性的紀錄片不同,《城市夢》的風格寫實、劇情緊張刺激,被業界認為具有許鞍華導演的風格,確實讓人聯想起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對于普通觀眾來說,片中刁民掌摑城管、城管輕描淡寫地回應“我年輕,(扇耳光)扛得住”等刺激鏡頭非常震撼,比起眾多摻水空洞的電影要好看得多。
《城市夢》的成功之處在于,它能夠抓住觀眾情緒,讓觀眾在同情“刁民”、同情城管之間反復搖擺。占道經營水果攤的“刁民”一家,爺爺王天成腦梗、奶奶癌癥、兒子斷了一只手,一家人靠著水果攤維生,小孫女在武漢一所中學讀初二,成績全班第一;殘疾兒子最大的心愿是讓女兒讀完初中,回河南老家考高中。看到這里觀眾已經集體站到王天成一家這邊了,然而鏡頭一轉,城管隊這邊光是為王天成占道經營取證就忙了一年多,這期間城管幫王家找了四五個店面,懇請王天成搬到合法位置擺攤,王家就是不配合。城管副隊長被王天成多次扇耳光,新入隊的隊員被王天成打哭了,多個隊員被他吐唾沫。從局長到隊長、副隊長,都被王天成罵成孫子,城管隊看到王天成上門嚇得趕緊關門落鎖,打110求救。看到王天成故意躺倒馬路上阻礙交通、大吵大嚷“要我的爛命”,觀眾又站到了城管這一邊,“這種刁民,拆了活該。”
《城市夢》沒有簡單停留在展示城管、刁民沖突的層面,進一步展現了沖突深層的內因:王天成一家的終極目標,是讓小孫女留在武漢,讀武漢的學校,作為班級第一完成后續的教育。而城管局長說了全片最重要的一句話:現在的問題不是應對河南來的王天成一家,而是應對武漢人王天成一家。鏡頭轉到王天成兒媳的老家,雜草叢生、荒廢日久,確實無法回歸老家了。《城市夢》展現的是一個城市如何接納新市民的過程。這其中城管勞心勞力,找一個讓新市民安居樂業的攤位,而王天成一家從抵抗、胡攪蠻纏、無奈到最終的接受,活生生展現了生活真實的切面。王天成大嚷“我不是釘子”,這一幕也讓觀眾感受到底層生活的錐心痛苦。
《城市夢》2014年開拍,在拍攝過程中,導演安排兩組工作人員分別跟拍城管和王天成一家。王天成一家人剛開始還很抗拒,還說要砸攝像機,“慢慢取得信任后,我們就可以進到他家里去拍,城管也不在乎他們吃飯、工作的場景,剛開始大家都很緊張,經過一個積累過程后,大家都緩和起來,慢慢就好了。”陳為軍保持了克制敘事的鏡頭風格,尤其凸顯了城管在面對無理取鬧者的無奈,城管副隊長那句“他們是生活的弱者,我們是工作的弱者”感嘆才真正打動人心。《城市夢》將于8月28日公映,而片中的小孫女在現實里也如愿考上了大學,如此圓滿的結局,也讓這部紀錄片變得更加有意義。(青報全媒體記者 米荊玉)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