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大街小巷是市民生活必經之地,治理好街巷,確保其硬件、軟件平順運轉,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民生所系。近期,讀者、網友關于街巷問題的投訴數量居高不下,道路不通暢、小巷臟亂差等成為市民關注熱點。為促進此類問題盡快解決,7月29日起,青報全媒體平臺推出了“諸葛匯·街巷策”征集活動。
截至發稿時,此次征集活動共征集到有關大街小巷的投訴300余條。網民提出的問題主要集中在道路坑洼不平、違章停車、小巷衛生差、斷頭路、人行道不通暢等。目前,相關部門、區市正在對網民留言中反映的問題進行調查處理,部分問題已得到解決。
就如何治理好各類城鄉道路,征集活動中不少網友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有網友留言指出,希望有關部門加強對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加大力度治理亂停車、亂占路、爭道搶行等問題,營造規范、文明、通暢的道路交通環境。還有網友建議,青島的道路設施還有很多地方亟待完善,希望規劃、建設和管理部門協調推進,盡快提升城市道路整體水平。
問題整改
“臨時填補+長效整修”破解“坑洼”
市民王先生反映,西海岸新區大村鎮理務關路北側至勝利村、吉利河水庫有一段環形路坑洼不平、難以通行。
收到市民反映的問題后,西海岸新區進行了現場調查落實。經調查,該路段是西海岸新區“四好”公路整修工程的一段,計劃于今年10月底完工。由于該路段施工距離較長,施工方正按照計劃加快組織道路施工作業。對于部分道路坑洼影響出行問題,暫由砂石填補,保障基本出行條件。由于近期降雨較多,雨量較大,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道路破損,將盡快予以修復,同時希望過往車輛減速慢行或提前繞行。
“安隔離樁+加強巡邏” 治理“占道”
網友“大貓”反映,市北區順興路14號樓下人行道和盲道常年被人停車占用,路人尤其是順興路小學的學生上學路過時不得不在車行道上行走,存在安全隱患。
收到市民反映的問題后,市北區臺東街道辦、市北交警威海路中隊組織人員到現場調查落實。經確認,市民反映的應為順興路(昌邑路至諸城路)下坡位置。此前考慮到下坡處安裝隔離樁在雨雪路滑天氣對行人存在安全隱患,故未安裝。8月14日,經與市政一公司再次協商,確定在此位置安裝兩個隔離樁。同時,轄區交警中隊將加大對該路段巡邏執法力度,發現違法停車及時查糾。
綜合研判,緩解斷頭路不便
市民戰先生反映,城陽區求實學院附近的豐海路是條斷頭路,多年未打通,時常出現擁堵問題。
收到市民反映的問題后,城陽區進行了現場調查。經落實,豐海路為東西向道路,東起榮海路,西至求實學院門口,中途與長順路、規劃三號線等道路平交。豐海路西段道路主要解決求實學院師生出行,車流量較少;東段沿線企業、居民通過長順路、規劃三號線等道路轉至雙元路、仙山路、濱海路等主干道通行。根據片區規劃,豐海路向西延伸至怡海路,涉及占用求實學院土地,拆除求實學院現狀建筑物等,暫不具備實施條件。目前,求實學院南側、濱海路北側片區正在進行開發建設,流亭街道將根據建設進度,配套完善周邊路網,解決企業、居民、師生出行問題。
網民建言
及時排查完善道路交通設施
我市不少城鄉道路存在路面破損、道路交通設施不健全等問題,既影響通行效率,也存在安全隱患。為提升城市道路品質,確保安全、順暢出行,有網友建議,有關部門在對道路交通設施進行定期排查、維護的基礎上,應根據季節、通行狀況等增加不定期巡查,及時發現因工程車輛增多或多雨造成的路面破損加劇,以及多種原因導致的交通標牌、標識、標線、護欄等設施破損、缺失等問題,迅速組織修復、更新、補位,消除安全隱患,保障道路環境安全穩定。
提高道路管理智慧化水平
網友建議,借鑒上海等城市先進做法,將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融入交通管理,實現道路交通的智慧治理。例如,上海在浦西世博園區、黃浦泛外灘地區等試點應用智能交通信號燈管理系統,使道路通行效率平均提升10%;在外灘、國展中心等繁忙路口應用行人過街提示系統,可自動檢測、提示警告闖紅燈違法行為。有關部門還研發了查處“機動車噪音”“隧道內駕車不開燈”等問題的多功能、復合型的電子警察,使道路通行秩序明顯好轉,城市環境更加安靜。(青報全媒體記者 邱正)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