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12日訊 “東風二月蘇堤路,樹樹桃花間柳花”。昔日蘇東坡疏浚西湖、植桃樹李時所吟詠的詩句,也成為今天城陽區的寫照。3月12日,城陽區義務植樹活動在8個街道同時開展,城陽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以及相關區委部門、區直單位,省、市駐城陽有關單位,街道機關干部和社區居民共計5000余人參加了義務植樹活動,拉開了城陽區2021年植樹造林活動的序幕。

初春時節,乍暖還寒,植樹活動現場卻一派熱火朝天。人們三五一組,互相配合,有的揮鍬鏟土、有的扶樹填土、有的培土澆水……經過近兩個小時繁忙有序地“奮戰”,16000余株五角楓、白蠟、石楠、黃櫨等苗木在153畝肥沃的泥土里安家落戶,為“陽光城陽”增添了一片新綠。
在城陽,每年春季的大型義務植樹活動已成為常態,按照“適地適綠、提升品質、經濟適用”原則,結合青島氣候、地質特點等選擇適宜樹種進行栽植。同時,積極動員社會團體、志愿者、居民參與到“互聯網+”義務植樹、綠化撫育管理、古樹名木保護、森林村居創建、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多種多樣的義務植樹形式中來,在全社會倡導愛綠、植綠、護綠意識,營造了全民植樹的良好氛圍,真正實現綠化為民。

隨著青島市“十四五”規劃綱要正式公布,城陽區首次被劃入青島主城區,進入了“主城時代”。除了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雄厚之外,城陽生態宜居的生活品質也一直為人津津樂道。
近年來,城陽區扎實推進“陽光城陽”建設,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把“綠色”“生態”“環境”擺在重要位置,不斷用“繡花”功夫,精雕細琢打造“品質城陽”。2020年,全區共完成新增造林1562畝,更新造林1627畝,建立義務植樹基地9處,面積200余畝,栽植雪松、石楠、海棠、櫻珠等苗木20000余棵。當前的城陽,處處鳥語花香,生活充滿陽光,宜居指數的不斷攀升,成為眾多年輕人安家置業的首選之地。
以此次義務植樹活動為起點,2021年,城陽區將繼續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持續推進全域綠化,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和陽光城陽建設,大力實施水系綠化、道路綠化、綠地品質提升、城區增綠、森林質量提升等攻堅行動,實現城區品質、宜居環境顯著提升,加快建設中央活力區、幸福新城陽。(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通訊員 段存曉)
責任編輯:劉錕鋒